台灣民歌
耕莘民俗音樂講座專文之一
原發表媒體:新象藝訊週刊
原發表日期:1981-07-01
撰文者:許常惠主講、李葭儀整理

【民歌的分類】

 

民歌的分類很複雜,至今沒有一定的分法,往往隨著不同的學者而有不同的分類法。

 

就台灣民歌來說,最早研究台灣民歌的是一位日本的民族音樂學者黑澤隆朝。他將台灣山胞的民歌依演唱方式的不同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單音唱法,也就是單旋律唱法,其中包括朗誦、曲調,對唱以及領唱等唱法。第二類是複音唱法,又分為五度、四度平行,卡農,頑固低音和自由對位等唱法。第三類是和聲唱法,包括自然和弦、諧和和弦,自由和聲與異音唱法等。這種分類法完全不考慮歌詞和內容,而只依演唱的形式來分。

 

我國研究山胞音樂極有成就的呂炳川先生,則採用恰恰相反的分類法、他將山胞的民歌依內容的不同分為五十多項,分別歸於四大類。勞動類包括戰爭、打獵、農耕、勞作等等。生活類包括山歌、酒宴、愛情、人生觀等等。祭典類則包括祭神、祭祖先等等。另一大類是習俗類。這種分類則完全不考慮演唱的形式。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分類法各有其利弊,可以互為參考。

 

我國早期搜集民歌者多為民俗文學家,故而多半只記下歌詞,而忽略了旋律部分。但後來就發現了一個問題:同樣或類似的旋律可能會被用來表達不同的內容。譬如客家山歌中,就有同樣的旋律又用來表達愛情,又用來敘事,甚至勞動的時候也唱。蘭嶼的民歌也有類似的情形。

 

因此,不管是以形式分或以內容分,最妥當的分法應該視各個地方會唱民歌的人是如何分類當地民歌的來做決定。例如漢族的民歌,主要分為山歌和小調兩種。山歌,也就是山野之歌,是住在山地或是農村的鄉下人唱的。小調則是離鄉之曲,是住在城裏的人唱的。另外還有一種勞動歌,北方人稱為「號子」的,是勞動者在種田、砍柴、打魚等等時候唱的。少數地方還有一種長篇的敘事曲。這是中國的傳統分法。另外也有人是照地區來分的。

 

總之,民歌的分類沒有一定的方法,得視各地民歌的風格而定。

 

【民歌的產生】

 

民歌可說是所有民間音樂的基礎,舉凡說唱藝術和民歌戲曲皆由民歌演化而成。民歌有兩大特色:第一,民歌沒有特定的作者。某個地方有人哼出一段旋律,別人聽了覺得不錯學了去,再加點自己的東西,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地唱開來,就成了當地的民歌。它是代表全民的,而不是個人的。第二,民歌皆是經由口傳的,並無定譜。由於民歌沒有特定的作曲者,也就沒有一定的唱法。你唱你的,我唱我的,各人有各人的唱法。這種靈活的演唱方式賦與民歌多變的色彩和極大的伸縮性。有些民歌唱久了,就被說唱、戲曲收了去,譜成固定的曲牌。因此二、三百年前失傳的民歌也許能由說唱和戲曲中去尋根。

 

有人說民歌是民間音樂與語言的結合,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因為有些民歌根本沒有歌詞。就拿台灣的山胞民歌來說,阿美族的民歌中,一半以上是沒有歌詞的詠歎調。但民歌中音樂和語言的關係密切是不容否認的。什麼地方的民歌就該用什麼地方的語言來唱,否則就失去它原本的風味了。

 

【台灣民歌分類】

 

台灣民歌可分為四大類:山胞民歌、客家民歌、河洛(福佬)民歌,以及三十八年以後由大陸各省份傳入民歌。

 

河洛(福佬)民歌

 

河洛語系的人口在台灣佔得最多,但是民歌並不算豐富。原因有二:大凡較為開化的民族,隨著文明的進步,土生的民歌自然相對地減少;同時民歌也可能被戲曲(如歌仔戲)吸收了去,而被譜成固定曲牌。

 

必須要注意的一點是,河洛民歌不被稱為「閩南民歌」。這是因為閩南人偏佈全球;東南亞一帶,如馬來西亞、星加坡等尤其多,閩南民歌不易下定義。河洛,或稱福佬,則是在台灣與客家語系相對的稱呼。故而,河洛民歌可確定為台灣民歌。

 

河洛民歌主要分佈在三個地區:

 

1. 西部平原

這個地區包括彰化縣以南至高雄縣,範圍最廣,民歌也最多。這裡的民歌有兩個特點:第一,許多民歌的源出地難以確定,不知是真正在台灣產生的,抑或是由大陸帶過來的。像幾首有名的民謠:「六月茉莉」、「天黑黑」、「桃花過渡」就是由福建省傳來的。第二,民歌不純。西部平原由於開發較早,受外來文化的影響較大,許多民歌中的民間風味俱已喪失,而類似流行歌了。

 

2. 宜蘭地區

此取的著名民歌有「丟丟銅」等。與西部平原類似,此區也由於開發得早,民歌的風味不純,而趨向流行歌調了,宜蘭是台灣歌仔戲的發源地,因此許多民歌也許已被歌仔戲所吸收,譜成固定曲牌。

 

3. 恆春地區

此區由於一直沒有鐵路通達,開發較遲,故而民歌保存得很純。其中有些已流傳各地,成為家喻戶曉的民歌,有些仍只有當地人會唱。

 

著名的恆春調有四:「思想枝」、「牛尾擺」(哭調)、「四季春」,和「台東調」(「耕牛調」,歌仔戲中稱「三聲無奈」)。其中「思想枝」和「台東調」早已流傳各地,成為全省性的民歌;「牛尾擺」和「四季春」則仍只有當地人會唱,較為純樸而完整。

 

台北地區由於開發得早,受外來影響太大,不適民歌的產生,因此不列入討論。

 

客家名歌

 

客家名歌又稱「山歌」或「採茶歌」,多為勞動時所唱。為了在山歌對唱中能傳得遠,音調較高。

 

台灣的客家名歌可分北部和南部來討論:

 

1. 北部:有所謂的「九腔十八調」。其中除了「老山歌」還保持著傳統的山歌風味外,其他的民歌則類似小調的唱法。這個情形和西部平原的福佬民歌相似,是由於受外來的影響,而是民歌漸漸變成流行歌調了。

 

2. 南部:高雄、屏東一帶的客家山歌,與廣東梅縣的客家山歌有血緣關係,且因地理關係,保存得較純。

 

山胞民歌

 

山胞的音樂因為一直停留在民歌階段,故而民歌的數量極為豐富。翻閱一般的百科全書,在「歌唱」或是「民歌」的那一欄中,必定會提到台灣的山胞與印尼巴里島的土著,雖然尚未完全開化,但其民歌卻遠遠超越了已開化的民族。以布農族的「祈求小米豐收歌」為例,兩個聲部相差五度,由低而高,半音半音地上升,這種唱法,初聽者可能會誤以為是現代音樂呢!

 

台灣山胞語系的分類至今尚未定案。台灣省民政廳主管山胞事務的第四科將山胞分為九族;台大考古人類學系則分為十族。所以有這樣的差異。是因為泰雅族的分佈較廣,地理環境隔離,產生了語言上的變化。山胞中的四大族,西部由北而南依次為泰雅族(人口在一萬人以上)、布農族、排灣族、東部則為阿美族。由泰雅族中又分出賽夏族,布農族中分出邵族、曹族、排灣族中分出魯凱族、阿美族中分出卑南族、蘭嶼的山胞則為雅美族,共為十族。

 

依據各族民歌的特色,分別討論如下:

 

(一)南部的排灣、魯凱和雅美三族的民歌,多半為單旋律,很少有歌詞。另一特色為異音唱法。

 

(二)布農族和曹族的民歌以和聲見長。他們不與一個人獨唱的,有兩個人在,就唱兩部;有三個人在,就唱三部。至於和聲唱法的來源,根據推測有兩種可能:一是由山胞自製口琴的泛音發展出來的;一是由教會傳進來的。

 

(三)阿美和卑南兩族的民歌以單旋律居多,曲調優美,很少有朗誦。他們的民歌沒有和聲,但是有對位唱法。

 

(四)賽夏族人口極少,但是其著名的矮人祭祭樂,卻是如今山胞音樂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儀式音樂,從頭至尾,一首歌接一首歌,嚴格地遵守著一定的順序,這顯示出賽夏族對本族的固有文化甚為執著,不易被外族同化。但也正因如此,他們的進步遲緩,漸漸走下坡了。

 

(五)泰雅族雖然人口眾多,但其民歌並無特色,許多唱法如和聲、對位等,在他們的民歌中都找得到。

 

(六)邵族是後來分出來的一族,以「杵歌」聞名。「杵歌」是以樂杵伴奏而唱的歌,樂杵則是數根可敲出不同音高的杵棍,交錯敲擊可奏出極美的旋律。許老師於民國五十五年錄下杵歌,曾有人懷疑其真實性。後來有幸得到一張四十八年前由日人田邊尚雄所錄製的鋼板唱片,上面也有邵族「杵歌」,兩相印證,完全一樣,更肯定了「杵歌」的價值。

 

依據唱法的不同,山胞的民歌可分為:

 

(一)單音唱法

 

1. 朗誦唱法:以一簡單的旋律,用朗誦的方式,來敘述事情的一種唱法。例如排灣族的男性打獵歸來,從村子口開始,就用朗誦唱法,大聲地報告其一日所得。

 

2. 曲調唱法:有一完整的旋律。如邵族的「杵歌」。

 

3. 對唱唱法:漢族民歌中的對唱,多半是男女用一樣的旋律,來唱不一樣的歌詞。山胞民歌中的對唱不同,對唱的二人各唱各的旋律,很有變化,有一回許老師和史惟亮先生到蘭嶼採集民歌,看到兩個老頭蹲在路上對唱,就趕緊錄了下來,後來一問,才知道他們兩人是在吵架。

 

4. 領唱唱法:有一位善歌者的帶領唱,其他人跟著唱,相互應答,是台灣山胞民歌中最普遍的唱法。

 

(二)複音唱法

 

1. 奧卡納唱法(Organum):歐洲古代的格里歌利聖歌中也有此一唱法。在主旋律唱出的同時,降低五度音程或四度音程,一起唱出,也就是現在所稱的五度平行、四度平行。

 

2. 卡農唱法:隔離數拍的即興性輪唱,泰雅族、魯凱族都有這樣的唱法。

 

3. 頑固低音唱法:除了旋律外,有人在拍子上用低音做五度、四度的移動進行。這種唱法以魯凱、排灣二族最多。

 

4. 自由對位唱法:領唱者唱旋律,眾人唱對位旋律,是阿美族最拿手的唱法。

 

(三)和聲唱法

 

1. 協和音唱法:多半是純四度、五度、偶爾有三度,不帶歌詞只唱音調之合唱。

 

2. 自然和弦唱法:通常為大三和弦。

 

3. 異音唱法:各人唱各人的旋律,互不相干,是一種很奇特的唱法,不易欣賞,例如蘭嶼雅美族的「男女娛樂歌」,開始由一人領唱,繼而全體加入,在五度音程之內,各人自由發揮,很是熱鬧。

 

4. 自由和聲唱法:由自然和弦唱法演變而來。

 

在台灣三千多首民歌中,有二千八百多首是屬於山胞的民歌,數量驚人,其形式與內容也最為豐富,是值得有心人繼續研究的。

 

下一篇:民俗曲藝

回到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