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熙程與中國青年管絃樂團的故事
原發表媒體:臺灣時報
原發表日期:1973-07-30
撰文者:許常惠

馬熙程,這位音樂界的怪傑,他的故事是說不完的,至少可以寫一本精彩的長篇傳記小說。這裏,我只以馬熙程與中國青年管弦樂團為題目,來說一段故事。

出身於東北望族,多少帶有北洋軍閥時代的背景與性格,留學於歐洲20多年的馬熙程,他於民國38年逃難到臺灣來,那時他30剛出頭,正是年青氣盛的時候。

民國38年至44年,馬熙程在臺灣這個小島上(以他大東北人的眼光來說),最初以祖傳的財富享盡了人生的歡樂,後來隨著財空也嘗盡了人生的淒涼。於是他自己萬萬沒料到,他的幾十項興趣與才能之一的音樂,將成為決定他的未來的專業。

馬熙程會拉一手相當好的小提琴,那是他在歐洲留學時代課外興趣而學的,但可以聽得出正統而良好的基礎。他自民國四十二、三年開始教起小提琴來,一方面因學生找上門來,無法拒絕,另一方面他或許需要收一點學費彌補生活。後來學生帶學生來,學的人愈多,多數是臺大學生,終於民國四十四年,他在臺大醫學院的禮堂組織了知有弦樂器的樂隊中國青年弦樂團,指揮是他,指導的除了他自己之外,還有高坂知武與張寬容等人。

民國47年,這個樂隊增設管樂部分,然後正式命名為「中國青年管弦樂團」。這時候,團員的人數從最初的十多人增加到六十多人,大部分是臺北地區的大專與中學愛好音樂學生。然後馬熙程進入國立藝專教小提琴,自以為業餘的他,實際上已成為臺灣音樂界的一個重要份子。

十八年過去,這個樂團雖然斷斷續續的演奏下來,雖然有時候噪噪鬧鬧的興起風浪,但在我看來,能維持到今天,而且成為此時此地水準最高的樂團,這幾乎是一個奇蹟。

因為,第一點:世界上沒有一個交響樂團不賠錢,甚至越大越好的樂團賠的越多。而民國44年以後的馬熙程,小錢也許賠得起,大錢是賠不起的。民國49年,這個樂團獲得美國華人基金會的援助,但那是樂團買樂譜的援助,而不是資金的援助;除此之外,我沒有聽過國內外任何基金會或個人援助過這個樂團。然而,這十多年來,我看到在樂團練習或演奏期間,團員們大伙兒在老馬家裡吃飯、喝酒,「老馬」自己掏腰包,付給他們的車錢或飯錢,從沒有間斷過。這個樂團不是以金錢維持的!

第二點:馬熙程不是科班出身的音樂家,他是業餘出身的,但天他在音樂上的所作所為是一個專業音樂家該做的兒不容易做的事情。組織樂團與訓練樂團是同樣艱難的兩項工作,他能把這兩項工作,同時做了十八年下來,我想除了工作本身的能力之外,應該歸功於他的人性,吸引青年人的那般豪爽、親愛,不拘形式的人性。在音樂界中,不知從什麼時候,由誰開始取了一個馬家班的名稱,意思指以青年管樂團為中心,經常與「老馬」生活在一起的子弟學生與朋友們。是那種「馬家班」的感情,十八年來無形中使樂團維持下來的。

這十八年來,中國青年管弦樂團成為臺北愛好管樂的青少年的活動中心或者音樂家的搖籃,那是有目共賭的:林二、陳澄雄、李泰祥、林廣森、陳可健、溫隆信、樊曼儂、張貽泉、陳秋盛等,以及現在各樂團工作的青年一代的佼佼者,許多都是從這個樂團出來的。這是馬熙程的光榮,是青年管弦樂團的光榮。尤其它今天以民間的、業餘的樂團地位,竟超過官方的、職業的樂團水準,實在令人佩服與感慨。

然而時代在轉變社會在轉變中國青年管弦樂團如果要發展下去、不斷進步下去的話,也必須要轉變:從「馬家班」的樂團轉變到真正「中國青年」的樂團,從馬熙程個人負責的樂團轉變到民間組織支持的樂團,從臺灣稅準的樂團轉變到國際水準的樂團。

我覺得今後要使中國青年管弦樂團邁向這個理想,不僅待馬熙程個人的積極努力,更待這個社會大家的支持!馬熙程與中國青年管弦樂團的故事該是還沒有完的。

回到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