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文藝中音樂表現了最強大的民族情感
原發表媒體:民生報
原發表日期:1987-07-21
撰文者:許常惠

今年的「七七」前後,本地各傳播媒體熱烈地報導了:抗戰文學、抗戰電影、」抗戰話劇、抗戰展覽…等,卻很少提到抗戰歌曲?這是非常遺憾的事情。因為所有抗戰文藝中,音樂表現了最強大的民族感情,使我們軍民在歌詠中團結在一起,對抗戰最後勝利發揮了莫大力量!

中國近代音樂史起於清末民初的西樂的接受,於是產生了新時代的歌聲,那是從新式學堂唱起的「樂歌」(當時學校音樂課的名稱)。新音樂運動的中心,最早在北京;北大於民國八年成立音樂研究會,十一年改為音樂傳習所,同年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設音樂科,北京藝專也設了音樂科。從音樂的內容上,我們稱它為「學堂樂歌」的時代。

民國十六年國立音樂院在上海設立,不僅把新音樂運動從北京轉移至上海,更將中國近代音樂史從「學堂樂歌」帶進「抗戰歌曲」,而達到一次高潮。這個高潮,毫無疑問地與抗日戰爭的民族意識緊密地連結在一起。

其實,抗日歌曲在「七七」之前就開始了。民國二十年「九一八」爆發,中國音樂家便勇敢、熱情而全面地投入抗日行列。以當時音樂界一代宗師黃自來說吧,他身兼上海音專(由音樂院改名)教務主任與作曲系主任,在九一八時代便寫了:〈抗敵歌〉、〈旗正飄飄〉、〈熱血歌〉及〈九一八〉等有名抗日歌曲,激勵了民心。此外,陳洪的〈沖鋒號〉、〈上前線〉、周叔安的〈抗日歌〉、老志誠的〈民族戰線〉、聶耳的〈義勇軍進行曲〉等都是在「七七」之前產生的。從「九一八」時代產生的抗日歌曲,進入「七七」全面抗戰之後的八年,客觀地回顧起來,中國的民眾歌曲隨著不同地區:前線與大後方及淪陷區,而呈現了兩種不同風格。

(一)前線與大後方的救亡歌詠運動:因為歌詠能激勵士氣,鼓舞民心,抗戰爆發後,全國便響起了一片救亡救國的歌詠運動。這時音樂工作者一致動員起來,走到軍中指導士兵唱歌,深入民間唱練民眾歌詠,在戰時的大後方,甚至大場面的千人大合唱在各地舉行。吳伯超的〈中國人〉、〈國殤〉、鄭志聲的〈鄭成功〉、夏之秋的〈歌八百壯士〉、應尚能的〈抵抗〉、麥新的〈大刀進行曲〉、任光的〈打回老家去〉、張寒暉的〈松花江上〉、洗星梅的〈黃河大合唱〉、賀綠汀的〈游擊隊歌〉等是這時代的代表性救亡歌曲。

(二)淪陷區的反動政治歌曲與電影歌曲:在抗戰後期的北平或上海等大城市,甘願參加敵偽軍方主持的所謂「慰問」演出,或歌頌日本帝國主義的所謂「大東亞共榮圈」歌曲者為數極少,而且即使在日軍控制的淪陷區也遭到民眾的唾棄。但是,得自敵偽支持二發展下來的各種各樣的電影歌曲,卻帶給淪陷區的部分群眾粉飾太平或消極偷安的影響。這類空虛哀怨的通俗歌曲,有些至今仍在我們的社會流傳。

處於同一個戰時的中國歌曲,後方與淪陷區的歌聲有如此大的差異,使人不能不想起古人所說:「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回到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