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客串批評家「臨記」真苦
原發表日期:1974-03-01
撰文者:許常惠

「談音樂」停了已有一個月,於是許多認識與不認識我的人,問我為什麼?

我寫了「談音樂」欄近兩年。最後以我的本行是作曲與音樂的研究工作,評論寫太多了影響影響本行為理由,停了「談音樂」,這是我告訴主編先生。

不過對於過去關心本欄的讀者,我可以告訴他們兩年來做「批評家」的臨時演員的經驗,以及音樂批評的重要性。

每一種職業都有它的內在矛盾。音樂批評家也有他的矛盾。那是當他真正想去欣賞音樂的時候,他又不得不以批評的姿態去面對音樂。但為了批評而欣賞的時候,藝術世界之門往往對他是關著,他進不去真正的境界。

做為一個音樂批評家在現代世界裏他必須聽的音樂會太多了,這種職業上的壓迫是悲哀的。尤其在日刊報紙上發表的時候,他連思考與反省的時間都沒有。這點德法國家的制度比英美好,因為前者在傳統上隔一段比較長時間才去批評。

然而,無論有多少困難,批評家仍要克服它,去執行他的任務。但他所能獲得的報應是什麼?往往愈有良心的批評,它的報應愈少,抱怨之聲高於叫好,不過我仍要說,批評家是藝術工作者中最重要的項目之一。他的工作如果能使大眾的每一個人成為某種程度的批評者的話,他的功勞已經很偉大了。

批評家一方面要成為藝術家的理想聽者,另一方面要成為聽眾的教育者。理想的聽者不僅以最微妙的耳朵細心地去聽,而且為藝術家分出好壞與適不適當的聲音。好的聽眾的教育者,不僅為聽眾揭開虛偽與欺騙的藝術家的面目也要為聽眾提醒真正有價值的作品與演奏,這些是聽眾往往疏忽與洞察不到的。

音樂批評家不一定自己是藝術家(作曲家或演奏家)。相反的,聲樂家做批評家往往是不適合的。

例如一個作曲家他會偏愛自己的藝術同傾向的音樂。歷史上這種例子太多了:克爾比尼與歐貝爾不承認白遼士,舒曼與布拉姆斯不能正確的評價華格納,舒伯特不考慮韋伯,柴可夫斯基不了解布拉姆斯,史特勞斯厭惡德布西……不勝枚舉。同樣的,演奏家的注意力偏重於技巧方面,而對整體不一定能做正當批評。總之,音樂批評家是以為音樂對象思考與執筆的人,因此,只有藝術的體驗是不夠的,他特別需要領悟性的訓練。他不能以主觀的態度去體驗,而要以對象為對象,在內心裡與自己保持一段冷靜的距離,這些是對純藝術家期望不到的這就是批評家的本領,也是他之所以屬於美學家或哲學家之類的道理。

做了「批評家」的臨時演員兩年,自感本身不是那一塊料子,不過更覺得藝術批評的重要性,希望拋磚引玉,將來有更多年輕的批評家出來改進我們的音樂環境。

 

回到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