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四大音樂家的蓋棺淺論(四)
江文也
撰文者:許常惠

l   江文也(1910~1983)

江文也,台灣淡水人,自24歲以管絃樂《白鷺的幻想》一曲獲得日本全國作曲比賽第二名後,他年年得獎;26歲以管絃樂《台灣舞曲》獲得柏林奧林匹克國際作曲獎後,他便成為亞洲第一個具有國際地位的作曲家。然後,於1938(28)回歸中國,任北平師大音樂系教授在大陸住了45年之久,至死沒有再回到臺灣。

然而很不幸地,他於1945年勝利後,被控為「漢奸」,而被捕入獄,做了十個月的牢。因為抗戰時期在淪陷區的偽政府的要求下,他寫了〈大東亞民族進行曲〉、〈新民會會歌〉、〈新民青年歌〉、〈新民婦女歌〉等「叛國」歌曲。1957年的「反右運動」時,被劃為「右派」分子,剝奪了教學、演奏、出版等權利,而下放勞改。因為他寫了太多的天主教聖歌,那是不愛國的右派行為。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期間,他挨批挨鬥,被打入「牛棚」,身心遭受嚴重摧殘。十年浩劫後被放出來時,他已成為半身不遂的老人了。這時外面的世界皆乎都忘記了音樂界有江文也這個人!

江文也的一生,前半期登上藝術榮譽的頂峯;後半期掉下政治漩渦的深淵這是何等差異的遭遇。而他的作品,自抗戰勝利後至197833年之久在海峽兩戰都被禁唱禁演。

造成江文也半身蹉跎,終身遺憾,可能在於江文也回歸中國的時間上錯誤,假定他不選擇在抗戰時期,回到偽政府與日本軍閥統治的中國,他後來的命運可能就不一樣了。胡錫敏著《江文也》(1985年香港出版)有如下一段:

當時,留在北平的音樂家只有幾位而且影響最大的還是江文也。那時他又獲得威尼斯第四屆國際音樂節作曲獎。鑑於他的國際影響,而且又是從日本來的臺灣人江文也當然是「新民會」(抗日戰爭時期敵偽組織)最理想的人選。在「新民會」的一再要求下,江文也答應普幾首曲子。江文也長期旅居日本,對中日之間發生的一場戰爭是什麼原因?怎樣發生?則比較糊塗。可以說,他是為了可觀的稿酬而寫這幾首歌就是在日本人佔領下的「華北政府」廣播裏頭經常播放的「大東亞民族進行曲」

不管當時原因如何,這事件給江文也一生記下汙點,使他遺憾終生。但是在那戰亂世界中,在這人間滄桑中,有多少人能守住正人君子的正義情操?試看在抗戰時期的日本殖民地臺灣,不知有多少政客為「皇民運動」服務,為「大東亞共榮圈」歌頌,而光復後躍身一變又成為新時代的社會高級人士!而我們對一個極富才器的音樂家江文也,就終身不能原諒他的一次汙點,使他永不能翻身。

我個人並不太喜歡江文也的早期成名作品,例如:《臺灣舞曲》、《五首素描》或《三首舞曲》。雖然,那些作品在當時的中國(包括日本)音樂界是屬於最現代的技法。但是,他的《孔廟大晟樂章》,我認為是中國新音樂的傑作他把中國民族音樂的寶貴遺產,以現代管絃樂的語法發揚光大至使人讚嘆的境界。東方悠遠的「法悅境」,儒家「天人合一」的音樂觀,在他的樂章中真實地表達出來。遺憾的是1942年以後的作品,我們沒有機會聽到。

回到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