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民族音樂的根!!(二)
繼往開來
撰文者:許常惠;呂錘寬 輯

八月二日  晴

北管「總蘭社」人才濟濟,名不虛傳

 

上午陳昭理來看我,她是我的舊學生,藝專音樂科主修理論作曲畢業生,父親是聞名國內外的羅東名醫五福眼科的陳五福院長。我們去拜訪陳院長,談及「史懷哲之友聯誼會」我表示很願意加入,因為史懷哲博士不但是一位偉大的醫師兼宗教家,而且又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他是世界上巴哈風琴音樂的權威詮釋家。陳院長獨立捐建的「慕光盲人重建中心」快完成了,參觀了這座台灣的「蘭巴倫」之後,使我對陳院長的默默義舉感動。最後陳院長說:「希望能建立史懷哲紀念館」。但願在音樂方面能為這紀念館幫一點小忙。

 

晚上七點離開羅東,回到昨天來過的宜蘭市的北管總壇──總蘭社。到了約定的八點,社員來到的已有五十人左右,可見這個子弟班團體的勢力與團結。參加錄音的有,前場四人,後場有十多人。演出程序如下:

 

1) 鑼鼓鬧台

2) 三段排場戲

①雌雄鞭(黑四門):陳朝根(大花)飾尉遲恭

          陳樹林(正旦)飾蘇香蓮

②送妹(趙匡胤送京娘):王秋明(小旦)飾京娘

            劉阿林(老生)飾趙匡胤

③楊家將(賣酒):王秋明(小旦)飾楊秋錦

         劉阿林(小花)飾樵光普

3) 「百家春」空奏

 

果然總蘭社名不虛傳,一天之內能召集五十位社員,而場面能做出如此正式的排場出來,實在不簡單。使我印象最深的是無論前場或後場都有年輕人參加,這表示後繼有人、人材濟濟,例如劉阿林,唱奏自如,是一個難得的年輕人材。這個晚上的排場,總蘭社的社員各個興高采烈,並且熱心的招呼我們,至十時我們才依依不捨的離開了總蘭社,回到羅東已十一時。

 

八月三日  晴

文明的平地人啊!不要隨便拿走山胞的樂器

 

上午十一點由羅東出發。在蘇澳等候車隊,然後入蘇花公路,於下午一時半,到南澳鄉、南澳村。

 

下午四時,由鄉長鄭有里先生與文化課長游禎子先生陪同,到碧猴村展開採集工作,翻譯工作由村幹事陳波勇擔任,南澳鄉的碧猴村與武塔村的山胞,原來住在中央山脈南湖山邊,這十多年來由於省政府的社區計劃,逐漸遷到靠近平地的地方來。

 

在碧猴村,我們共錄了七首泰雅族民歌:

① 歡迎歌之一(單旋律唱法,朗誦式)

② 頌政府德政歌(同前)

③ 春小米歌(單旋律唱法,對唱式)

④ 離別歌(單旋律唱法,朗誦式)

⑤ 飲酒敍事歌(單旋律唱法,朗誦式)

⑥ 勉勵年輕人歌(同前)

⑦ 酒後歡樂,跳口琴舞歌(舞,單旋律唱法朗誦式,口琴伴奏)

 

其中,林友妹(六十九歲)的歌最真實,陳秋廣的口琴舞在今天是難得看到的。林友妹女士告訴我:「其實,我們村裡的老人還有幾個人會吹口琴,只是大家都沒有樂器了。」我問:「為人麼?」她說:「送給人了。」我再問:「那麼,能不能再作呢?」她答:「當然可以,只是沒有材料,沒有簧片。」最後,我答應她,從台北買些銅片寄給她。希望她們趕快作口琴,但是不要再亂送、亂賣給平地人。

 

晚上七點,我們移到武塔村工作,由村幹事楊福壽擔任翻譯,共錄了七首民歌:

① 早起準備工作歌(單旋律唱法,朗誦式)

② 紀念聚會歌(同前)

③ 春小米歌(同前)

④ 七十歲送給聚會歌(同前)

⑤ 聚會歡樂,送給子孫歌(同前)

⑥ 歡迎歌(同前)

⑦ 飲酒歡迎歌(單旋律唱法民歌式)

 

其中,賴秀蘭女士(六十八歲)所唱的三首歌,無論音色或音量都是突出的,以她的年齡來看,真是難以相信。此地沒有錄到口琴演奏,但賴女士說:「我們都會吹,包括在座的黃珍松先生(七十一歲),但樂器沒有了,如果有樂器,不但能演奏,也能跳舞。」

 

在這裡,我要呼籲:「文明的平地人啊!不要隨便拿走山胞的樂器!」同時建議:各山地鄉應該保存山地原始樂器,隨時供山胞使用。  (二)

 

前一篇:追尋民族音樂的根!!(一)

下一篇:追尋民族音樂的根!!(三)

回到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