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民俗曲藝田野調查日誌(五)
撰文者:許常惠

七月五日 天氣晴

上午九時三十分從吳醫師家出發,在彰化市民政科李文華先生陪同下,於十時抵達今天的第一站—大竹里四鄰大竹莊四十號的朝陽宮。

朝陽宮建於民國元年屬道教的祠廟,主奉三府王爺。據廟祝周錦昆先生說,廟裡最熱鬧的節日市每年的農曆六月18日,朱李池的生日;至於最固定的活動是平均一年一次至水里港(或梧棲港)的進香。屬於朝陽宮的植物園曲館,純是為了娛神,有進香才有活動,與梨春園有關,福祿及西皮均演奏;成員共十七、八人,老先生佔大多數,最少的也有四十歲,多是耕農者,出陣前才集合,平常並不常練習,主因是原來的指導老師已逝十餘年。本祠廟另有大鼓陣,是屬於潮州大鼓系統,人數由五、六人至十餘人不等,成員都是小孩,全部是男生,現由鄰村,竹中里的郭鎮域先生指導。

為了對朝陽宮的大鼓陣有更深的了解,我們便往訪家於竹中里彰南路二段五號的郭鎮域先生。郭先生今年六十五歲,本籍潮州,兒時曾觀賞過家鄉聞名的潮州大鑼鼓,兼也學習之。郭先生告訴我們,朝陽宮的大鼓陣一年出陣一至二次,出陣時由他負責打二尺面的大鼓,其他人則打鑼鈔,角色足夠才加入嗩吶及胡琴。由於工業社會的影響農村型態,因參與的人數希望有八十人,但實際上出陣的人數,都只有二十人左右。是純粹的鑼鼓音樂,成員的年齡不均,有國中生,亦有四、五十歲者。

位於田中里五鄰田中莊三十五號的萬興宮,建坪很少是這一行程中所見最小的廟宇,但是據管理員黃木樹先生的夫人云(此廟原為黃先生管理):「萬興宮建廟也百年有餘。」廟堂上的匾額〈咸儀降幅〉四字,題於乾隆乙卯年,可見此廟的歷史,確有其淵源。至於廟小之因,據聞是因當時莊內人少,故建地亦簡,萬興宮主奉三府王爺,也是屬於道教,已無曲館存在,只剩大鼓陣,由香山里的鄭江仕先生擔任指導,屬北管鼓吹樂,平常在廟中練習,亦常出陣(有人請即出陣),參與者最多二、三十人,最少十餘人,都是老先生。

得知萬興宮大鼓陣的指導鄭江仕先生住在香山里彰南路二段590巷53號,我們便在大竹聯合幹事姚明達先生陪同下,至香山里訪鄭先生。當我們抵達鄭先生府上,他正在演奏揚琴曲〈普庵咒〉,八十五歲的樂者,其專注的神情叫人欽羨。鄭先生十餘歲始席北管子弟戲,後卻在樂器方面發展他會的樂器很多,舉凡笛子、鼓、嗩吶、揚琴都在行。他的老師蔣城先生已一百餘歲,曾任梨春園的指導。鄭先生還告訴我們,香山里另有一廟鳳山宮,有北管和犁園,參與的成員都是這一莊的人,約六、七十人,惟年紀都老了,且因廟的改建,現已不知彼此的去向,甚是可惜。至於其樂器則存放於附近山上的慈惠宮。鄭先生的孫女,今年國中二年級的鄭香宜,受祖父的薰陶,亦能揚琴,為我們演奏了一小段樂曲。最後鄭先生也在眾人殷請之下,自彈自唱〈朝天子〉一曲,很有昆曲的味道。

結束鄭先生的訪問後,我們便直駛南勢街270巷28號的聖安宮。聖安宮建於道光十三年(西元1833年),原名王爺宮,民國57年易稱聖安宮,主神西秦王爺難得的一所純奉戲劇神位的廟,後隨時代邀求,陸續奉副神天上聖母、玄天上帝、太子元帥、閔府王爺、池府王爺、福德正神等。聖安宮的的曲館叫梨芳園是源於梨春園的北管子弟戲,週三、週五為練習日,成員十多人,年齡最大的約五、六十歲,現演奏北管鼓吹樂。中餐由彰化市民政科同仁邀請,約2時結束,我們直駛寶廓路140號的久長庵宮。

久長安宮奉清水祖師屬道教。從大陸請神過來,即有兩百年之久,而我們所見的外貌卻是十多年前才改建的。久長安宮獅陣喚為振興社,在廟祝李呆先生之叔父李松林先生帶領下。我們轉訪振興社的負責人許傳治先生,許先生謂,振興社員便有武管,現仍有卻已很少出陣。以前一出陣總有六、七十人,現因師傅已逝,沒人負責訓練,故組織逐漸散掉,最近一次的出陣是去年,應彰化市公所之邀求美國姊妹市有好訪問團演出,其中不少成員是從別的團中調來的。

結束振興社的訪問後,我們便返回吳醫師家,進行今天的工作紀錄整理。六時三十分,在吳醫師及夫人的竭誠歡迎夏。參加他們於家中為我們田野調查對設宴的酒會。客人包括彰化台中區文化藝術人士。

晚宴結束後,九時十分,在施先生的陪同下,我們前往拜訪中華路的觀音亭,奏鈞天國劇社社長陳江河先生,陳先生今年71歲,身體看來相當硬朗,在彌勒佛似的笑容中,他娓娓道出奏鈞天的今昔。奏鈞天票房創立於西元1898年(清光緒24年),參加全國第一屆國劇業餘競賽公演(民國1年),不但名列第一,且獲三個獅獎(音樂獎、團體獎、老生獎)。

陳先生本人,是屬於彰化北管中的繹如齋系統。奏鈞天所唱者為正音(京調),是台灣早期平劇,目前票友約三十人左右,普通票會參加者有一、二十人正式演出時才全部出席。成員從國中生開始培養,早期的指導者是由大陸返台的台灣人擔任,現在則在求新的原則及人才輩出情形下,國語的發音更加正確了。可惜的是奏鈞天較少保存舊樂器及道具,曾有過的漂亮鼓架等等,自八七水災後均已不知去向。(簡巧珍紀錄)

 

回到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