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民族音樂的根!!(十二)
原發表媒體:不明報紙【繼往開來】
撰文者:許常惠;呂錘寬 輯

八月十九日  雨

現存的兩個最古老的樂團

 

上午七時離開台南,坐對號快火車,於九時半到達彰化。我是彰化縣人,做為民族音樂的研究者,我覺得很驕傲,因為這裡有兩個民間樂團可能是現存這兩項中最古老者:

 

北管──彰化市梨春園

南管──鹿港鎮聚英社

 

鹿港的聚英社也許還需作一番考證,才能確定它的年代,但彰化的梨春園,根據邱坤良、王士義、王振義等人的考證,年代在兩百年以上(嘉慶年間)似乎沒有問題。

 

但當年先民來台開發,照理台南要比鹿港早,所以北管音樂之傳來台灣,必然比梨春園還早,大約在三百年的時間陸續傳來的。換句話說,北管就是二百至三百年前,由大陸傳來的戲曲音樂,將它們保存原來面貌,存積下來的。它的歷史背景正是大陸上的亂彈音樂時代。所以要研究大陸明末崑曲衰落,地方腔調抬頭,直到皮黃戲稱霸之前的時代音樂,台灣北管是最好的樣本。

 

到了彰化後先訪葉阿木先生(六十四歲),他是現任梨春園票房主人,開一家汽車修理廠,為人坦誠而忠厚。葉先生說:「梨春園前身僅稱梨園,此時屬彰化內媽祖駕前,至嘉慶辛未年才改屬南謠宮大媽金寶駕前,易名為梨春園。」所以梨春園之名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八年。

 

葉先生繼續說:「現在彰化出名的北管有梨春園,澤如齋,鳯儀園,月華閣,聚樂軒等,前二者為歷年來祭孔的成員。」提到祭孔,葉先生更說:「彰化孔廟已經整修完工,今年的祭孔不知為何沒有邀請我們?我們社員一直感到奇怪。因為彰化孔廟的祭孔一事歷來是由我們擔任,所有樂器服裝也是用我們自己的。」我聽了之後,也感到不對,最古老的梨春園不邀請參加,要誰去做古老的儀式呢?何況自古以來祭孔已成為他們的榮譽與任務,我說:「葉先生,等一下我要去縣政府拜訪,我會問一問什麼原因。」

 

於是我們約好今晚八時再來,葉先生儘量去找人,演奏給我們聽。

 

十時半到縣政府民政局,見了文獻課長張雁鄉先生,我告訴他來意之後,問他:「可否見縣長?」張先生說:「請等一下,去看縣長有沒有空。」一會兒張課長回來,說:「很抱歉正在開會,但吳縣長說有什麼建議,請你告訴我,我會轉告縣長。」於是我向縣政府提出兩個建議:❶彰化縣內的梨春園與聚英社,站在維護民族文化的立場,盡可能保護它們,因為這兩個民間樂團是全省最古老者。❷將來彰化縣的祭孔,應該回復由梨春園來擔任。自古以來的傳統最好不要輕易變更,而且會影響已經式微了的民間樂人發揚民族精神的心情。

 

跟陳課長談到了彰化縣出身的愛護民俗的藝術家,如施翠峯、施叔青等人,最後我說:有機會的話,我想我們都願意為故鄉的文化復興出力。十二時陳課長很客氣的送了我們出來。並且在大雨中替我們找了一部計程車,我們就往鹿港出發了。

 

鹿港是我的祖籍,我父親,祖父都出生在這裡。雖然四十多年前舊市區沒有拆之前的鹿港與今天的樣子完全不同,但每一次來到鹿港,給我的印象最深的,總是感受到某種鄉愁。

 

正是中午的休息時間,又是大雨中到了龍山寺,找不到聚英社的人。於是先去吃飯,然後慢慢找聚英社的人。

 

南管相傳是五代後蜀皇帝孟昶所創,流行於江南一帶的音樂,自泉州傳到台灣來。唱詞是以泉州古音,風格柔美而細膩,與北管的剛強而粗獷形成對立。在過去的社會中,南管屬於士大夫階級的音樂,而北管是屬於一般庶民的音樂,所以至今在台灣北管團體仍擁有數百之多,而南管恐怕只有二、三十團了。

 

北管如果是明清時期大陸北方語系戲劇音樂在台灣所保存者,南管應該是宋元時期大陸南方語系詞曲音樂在台灣所保存者。可見對於研究宋元詞曲,南管能提出具體樣本。所以,南管的研究一旦進行,對宋元中國詞曲音樂的解明,必能帶來曙光。

 

鹿港龍山寺內的聚英社,現任社長為王昆山先生(七十九歲)是舊識,我曾在去年邀請他們到台北,參加過第一屆民間樂人音樂會。不過當時我發現社員多數在六十歲以上,嘆息年齡過高而後繼乏人。但是今天下午我在龍山寺看他們在招收新社員,都是二十歲左右,也看到老師傅在傳授年輕的新社員。這不是好現象麼?聚英社有了新血,正在復生。王社長告訴我:「社員從前只剩下十幾位老人,現在我們已有五十多人。我們聘老師傳授新社員,也正在辦立案,希望能有一個健全的組織。」

 

到了下午二時半,外面仍下著大雨,老社員共來了六個人,而為我們演奏了四首南管,謝謝鄉親的熱忱:

 

① 五湖遊(清奏)

② 三更鼓(唱詞)

③ 八展舞(清奏)

④ 梅花操(演奏)

 

晚八時,準時再訪彰化梨春園。

 

梨春園為財團法人,有自己的園址。這一棟房屋雖然不大,但是富有歷史性的古屋,連同所收藏的樂器、樂譜、各種器具都值得保護。八時多,已來了十多人,有年老的,也有年輕的,熱烈情形很像宜蘭的總蘭社。他們說:「需要演出時,可以湊至五十多人。」

 

這晚我們錄了三首合奏曲

 

① 百家春

② 春景

③ 什元頭

 

最後葉阿木先生唱一段南詞如下:

 

雲淡風輕近午天,張果老留下太平錢,

白頭翁相對看紅娘子,隱在山中機萬年,

顛倒騎驢哈哈笑,將謂偷閒學少年。

 

此刻,這古屋中,民族藝術的傳統仍被保持著。但只是在現代的這一角落中,使我感到異常寂寞與沉重。我想到建立民族藝術(包括音樂、戲劇與舞蹈)中心的構想,那是保護民族藝術的惟一途徑,它不僅是保存、繼承或研究,並且應該加以適當的發揚光大,尤其是演出的整個環境的現代化是必要的。

 

晚十時告辭彰化梨春園。

 

八月二十日  雨

 

下午二時,應省立台中圖書館之邀請,做了一次公開講演。題目為:「民族音樂之過去與發展」,沒有想到來聽講的人那麼多,坐滿了演講室,我講的要點如下:

 

一、民族音樂的意義

二、本省民族音樂之範圍

① 民歌②說唱③戲劇④鑼鼓⑤鼓吹⑥民間宗教音樂

三、本省民族音樂發源於大陸中原

四、過去與目前民族音樂研究的情形

五、民族音樂乃中國音樂的真正傳統,它急需要維護與發揚光大。

 

會後,發問與發言的人相當踴躍,館長馬廣享先生特別邀請大家(包括台中音樂界人士:郭東星夫婦、林朝陽先生,施東榮先生、張炫文先生等),在館長會客室交談,下午五時才散會。  (十二)

 

前一篇:追尋民族音樂的根!!(十一)

下一篇:追尋民族音樂的根!!(十三)

回到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