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世紀本國民族音樂工作者的奮鬥史(二)
原發表媒體:綜合月刊
原發表日期:1977-07-01
撰文者:許常惠

【臺灣光復至民國五十五年】

 

臺灣光復以後的二十年,雖然有許多音樂家如呂泉生、呂訴上、許石、吳燕和、張人模、楊兆禎、李中和等人對民歌作了零星的搜集與編曲工作。但是規模太小,也沒有進一步的學術研究工作。尤其遺憾的是所搜集的民歌很少是從實際田野工作採集得來的,真實性無法確定。所以這二十年對民族音樂的研究者來說是一段空白時間,不僅在學術上沒有進步,且由於時代的演變反使民族音樂本身的許多古老的或原始的歌謠消失了。

 

這段時期儘管國內音樂或學術界很少人對民族音樂作真正的研究,我們的社會也很少重視這類研究,外國的音樂學者卻屢次來臺灣作短期的調查,在臺灣的外籍教會團體也經常採集了我們的民族音樂資料。外國學者方面有:

岸邊成雄(日本人,中國唐代音樂的權威學者)

小泉文夫(日本人,東南亞特別是印尼與印度音樂的權威學者)

趙如蘭(美籍中國人,宋元詞曲音樂、大鼓及談詞方面的學者)

Lou Harrison(美國作曲家,亞洲音樂研究者)

Tony Scott(美國作曲家,單簧管演奏家,印度音樂研究者)

N. M. Schipper(法籍荷蘭人,研究道教的權威學者、道教音樂的研究者)

W. Spiegel(德國華歐學社的負責人,中國音樂收集者)

Albert Faurot(菲律賓鋼琴家,東南音樂的收集者)

John Levy(英國民族音樂學者)

 

他們分別做了臺灣民族音樂的收集與調查。雖然他們個人調查與研究的時間短促,範圍不大,但他們的研究態度都是嚴格而精密的。他們異口同聲地讚美了臺灣民族音樂的原始價值。

 

教會方面特別是臺東的德國天主教團體——臺東天主教白冷會,他們在傳教的餘暇陸續收集了臺東一帶高山族的民歌,長久收集下來,數目客觀,內容豐富,成為可貴的資料。

 

 

【民國五十五年的民歌採集運動】

 

民國五十五年一月至五十六年八月,在臺灣掀起了一次空前的採集民歌運動。這個運動達到高潮的時候,無論規模或內容都超過已往民族音樂研究工作的任何記錄。我相信採集的項目與數量遠超過了黑澤隆朝的成果。

 

這次民族音樂的工作首先由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負責人史惟亮)發起,獲得德國華歐學社與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的資助而進行的。接著,成立了中國民族音樂研究中心(負責人史惟亮與許常惠),大部分的經費由陳書中與范寄韻二人捐助,工作者除史惟亮與我之外,還有二十個年輕的音樂工作者,達到了一次田野採集民歌的最高潮。這一次採集民歌工作前後近兩年,我們共採集了臺灣平地與山地的民歌一千多首。可以說,自鄭成功驅逐荷蘭人開拓台灣以來,中國人在臺灣所作的最大規模與最有系統的一次採集民族音樂工作。

 

(1) 史惟亮(民國十四年到六十六年)

 

作曲家史惟亮在近二十年來無論做任何工作,沒有一件事情是與民族音樂無關的。他於民國五十四年由德國回國,民國五十五年創辦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起,便展開了提倡民族音樂工作。最初兩年(即採集民歌運動時期),他到田野採集民歌,可以說走遍了臺灣全島。五十七年至六十一年,他從事民族音樂的研究工作,留下數本民族音樂的重要著作。六十二年發起「中國現代樂府」,提倡及致力於民族音樂的創作。

 

史惟亮在民族音樂方面有下列重要著作:「阿美族民歌分析」(國立藝專音樂學報第五期)、「論民歌」(幼獅書店音樂叢書)、「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希望出版社,附唱片一張)、「音樂向歷史求證」(臺灣中華書局)。

 

(2) 許常惠(民國十八年——)

 

我在巴黎留學時代的末期,下了決心回國投入民族音樂的工作。那時候影響我下這決心的有三件:(1) 我在巴黎大學聽了夏野教授 (Jacques Chailley) 一年的專題演講:「音樂的形成與歷史演變。」;(2) 受匈牙利作曲家巴爾托克 (Bela Bartok) 的感動;(3) 受了王光祈的有關中國音樂與民族音樂著作的影響。

 

我於民國四十八年由法國回國,但從事民族音樂的實際工作則是於民國五十年開始。首先從事的是臺灣寺廟音樂,這一年我曾採集了臺北、新竹、臺中三個地區的佛教音樂及臺南孔廟的祭孔音樂。民國五十五年五十六年兩年,我與史惟亮有時一起,有時分別地走遍了全臺灣,採集了平地與山地的民歌。民國六十年我參加了東海大學音樂系「民族音樂研究室」的民歌研究工作。民國六十四年到現在,因為參加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維護山地固有文化實施計劃」,及行政院新聞局的「全國民謠整理委員會」的工作,又不斷地接觸了民族音樂的各種項目。

 

我寫的有關民族音樂的著作有:「尋找中國音樂的泉源」(大林文庫)、「臺灣民謠之研究」(中山學術文化月刊第三集)、「恆春民謠——思想起的比較研究」(東海大學民族音樂學報)、「臺灣高山族民謠集——原始音樂五十音」(臺灣省政府民政廳)、「臺灣民謠的研究報告——一百首民歌的分析」(東海大學民族音樂學報)。

 

(3) 呂炳川(民國十八年——)

 

呂炳川在出國之前是小提琴家,他曾在高雄市組織了管弦樂團。民國五十年到日本武藏野音樂大學留學,獲碩士學位。民國五十五年進東京大學文學院美學科,隨岸邊成雄習民族音樂學,獲博士學位。他是繼王光祈、馬孝駿、趙如蘭、韓國璜之後,以音樂學項目在外國獲博士學位的人,他的論文正是以臺灣高山族音樂為題。

 

呂炳川的採集民歌與研究是於民國五十四年開始的。他進入東京大學之後,幾乎每年回臺灣做田野工作。這十二年裏,他走遍了山地一百十個村,包括高山族全部十族所住的地方。他個人擁有的臺灣民謠音樂錄音帶共一百三十卷,幻燈片二百八十六張。然而,直到最近定居臺北之前,他的研究工作及對高山族音樂的貢獻很少被人知道。因為,在過去他總是以國外學人的身份回國短暫時期,論文幾乎全部在國外發表,除了跟我個人有學術上的聯繫外,很少與國內音樂界討論中國音樂的問題。呂炳川目前定居臺北,開設兒童才能教室,我們期望他能夠以更多時間獻給民族音樂,加入倡導中國民族音樂的陣容。

 

前一篇:近半世紀本國民族音樂工作者的奮鬥史(一)
下一篇:近半世紀本國民族音樂工作者的奮鬥史(三)

回到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