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社會以行動重視音樂的時候了!
原發表日期:1975-02-09
撰文者:許常惠

今天我們的社會正在邁向於自由平等的民主道路。所以,有一天我們只要在自己的行業上有卓越的表現,是應該可以在社會上出人頭地的。

 

可惜我們還差那一天有一段距離。

 

試看一個音樂家今天在社會上的地位吧!好的方面,人們稱他為藝術家,被認為生活上該是清苦的;壞的方面,人們稱他為樂師(或唱歌的、彈琴的等),被認為生活上應該是糜爛的。然而,就以好的方面來說,今天我們的藝術家在社會上的地位是絕無法與同水準名望的政治家或實業家相比的。因為,在這個社會多數人仍以政治或經濟地位來衡量一個人的社會地位。

 

想一想:一個鋼琴家巴拉第夫斯基成為波蘭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一個指揮家伯恩斯坦隨時出入於美國總統甘乃迪的家庭,週旋於洛克費勒的社交環境;一個作曲家巴爾托克死後,匈牙利以國葬來對待他,首都最大廣場取名為巴爾托克廣場來紀念他對國家的貢獻……。可見他們的社會對音樂家的看法,以及對人的觀點是跟我們的不同。今天我們的社會結構與制度改變了,但在觀念上我們仍是古老的,對音樂家有所歧視,而這個歧視由來已久了。

 

中國人對藝術的態度,傳統上是站在文人的立場。所謂文人即古時的士大夫階級,他們的大部分,讀書的目的在仕官。他們也談藝術,習藝術,但目的在修身養性。這些人,自古以來不知留下多少有關於音樂的文字:音樂與國家,音樂與社會,音樂與人,何謂音樂的好與壞等,但是這類文字很少出自音樂家自己的口說出來的。因為專業音樂家在社會上是沒有地位的,被視為樂工或樂奴。因此,那些說:「音樂是如何重要」的文人,政客或皇帝,往往是看不起音樂家,不懂音樂,最多視音樂為教育工具或娛樂品而已。

 

試看我們在東南亞地區的情形吧(我們不必比歐美或日本的進步國家)。今天我們嘴裡喊著:「中國是禮樂之邦」,好像惟有我們重視音樂似的。但實際上我們是沒有培養音樂家的音樂學院;沒有供演奏的真正音樂廳,沒有研究自己民族音樂的機構,沒有保障音樂工作者權利的音樂版權,沒有……的少數落後國家之一。請問:「你們敢說我們是禮樂之邦麼?」「難道這是中國音樂的傳統,或中國音樂的精神麼?」

 

今天有人責備中國音樂家水準低落,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這一切責備我們都承擔下來了。但是,我要替音樂同仁說一句公道話:今天就算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降生於中國,在這個音樂環境之下仍無法長大,仍無法達到那種偉大成就。

 

我們的文人與社會應該以行動來重視音樂的時候了!

 

回到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