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們的音樂界各方面都感到低潮的時候,似乎只有作曲方面不同,相反的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氣象。舉幾個顯著的例子來說吧:
(一)在亞洲作曲家聯盟中華民國總會之下,國內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作曲工作者團結起來,我們的作品不僅在國內,也在國外發表,並獲得相當高的評價與好的反應。
(二)台灣省交響樂團在史惟亮團長任內主辦的「現代樂府」,繼續不斷的在鼓勵國人作曲,並給新作品發表的機會。
(三)從國防部交響樂團成立的初期,到最近文凱音樂公司(由黎明出版公司與先啟教育基金會合作)的成立,在賴孫德芳女士的主持之下,以委託與徵求方式產生了許多作品,這些作品包括管弦樂大作品、獨奏小品到教育性的樂譜,而且將要給它出版(樂譜與唱片)。
(四)林懷民的「雲門舞集」,舞蹈本身的成就不談,單是在音樂上對國內作曲界的貢獻是不可忽視的,因為他全部採用了國人的新作品。
毫無疑問的,以上每一項的活動都在推動作曲界向前走,使它有今天的可喜可賀的情況。
回顧廿五年來台灣作曲界發展我認為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一)民國三十八年至四十八年
這段時期,新一代的作曲家還未產生,老一代的作曲家大多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啟蒙教育工作,代表人物有,張錦鴻、蕭而化、李永剛、沈炳光、康謳、李中和、賴孫德芳、李志傳、呂泉生、陳泗治等。而他們所創作的作品,風格上屬於全盤西化型或中西混合型,技術上運用了大陸時期西方調性和聲與中國旋律配合,作品以聲樂為主(只有陳泗治一人專於鋼琴作品)。這是一個過渡時期,大陸時代的延長或下一個新時代的準備時期。
(二)民國四十八年至五十八年
民國四十八年我從巴黎回到台灣,四十九年舉行了首次個人作品發表會。到這時期為止,作曲者個人舉行作品發表會的恐怕只有過林二一人(於民國四十八年)。
然後,民國五十年「製樂小集」成立;五十二年「江浪樂集」成立;五十四年「五人樂會」,五十七年「向日葵樂會」成立。這些青年作曲者的小團體的相繼成立是這個時期的特點,多數團體在台北活動,但在台中、彰化、高雄等地方,不久也成立了作曲小團體。
於是新一代的作曲家產生了,世界性的現代音樂的潮流也改觀了國內的作曲界。從作曲者的出身,這時期產生的作曲家可以分為三個系統:
(1) 畢業於師大音樂系者:史惟亮、許常惠、陳茂萱、侯俊慶、黃柏榕、盧炎、盧俊政、張大勝等。
(2) 畢業於藝專音樂科者:陳懋良、陳澄雄、李泰祥、戴洪軒、馬水龍、游昌發、沈錦堂、溫隆信、陳主稅、賴德和等。
(3) 其他:郭芝菀、李如璋、徐頌仁、許博允、張邦彥、丘延亮、張已任、徐松榮等。
這段時期,無論從作曲者的人數或作品的數量,都遠超過前一時期,尤其作品風格的豐富(或繁雜)是空前的,包括從最古典到最前衛的作風。然後,這個作曲家個人及小團體的活動期時,將以民國五十八年成立的「中國現代音樂研究會」告一段落,進入比較具體的、國際性的、大團結的下一時期。
(三)民國五十八年至今
自民國六十年開始籌備的亞洲作曲家聯盟,終於六十二年宣告正式成立。我們是原始發起國之一。所以接著我們也成立了亞洲作曲家聯盟的中華民國總會。這個總會是以「中國現代音樂研究會」為基礎改組及擴大而成立的。同時有關作曲的許多機構也在這時期相繼成立。
今天我們的作曲家團體,除了這個大團體之外,第一期產生的小團體仍繼續在活動。此外,省交響樂團主辦的「現代樂府」也成為作曲家們發表作品的好場所。
正式培養作曲者的學府有,國立藝專音樂科、文化學院音樂系科、東吳大學音樂系的三個理論作曲組。
我對於中國作曲界的將來是相當樂觀的。因為今天的音樂界以及社會真正感到「需要自己的音樂」了,這是以往所沒有的現象。
演奏家開始感到:除了演奏貝多芬、蕭邦之外也該演奏中國人的作品;教育家開始感到:除了教學生西洋音樂,唱中國民謠之外,也該教中國學生傳統中國音樂及現代中國音樂;舞蹈家開始感到:除了跳「天鵝湖」「吉賽爾」之外,也該跳中國故事、中國人作曲的舞蹈;同樣的,在電影、廣播、電視、戲劇等界,也逐漸發覺這個需要了。
我認為這是社會正常的發展,對於作曲者來講是可喜的現象。因為只要這個社會真正需要自己的音樂,需要更多更好的中國音樂作品,就不怕沒有中國作曲家,就不怕沒有好的作品產生。
回顧這廿五年台灣作曲界的發展,我感到作曲家專業化的日子不久將來臨,因為只有作曲工作的職業化的專業,作曲家才能專心於工作,才能創作偉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