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與羅東福壽社!
寫在第四屆民間樂人音樂會之前
原發表媒體:中國時報【影藝天地】
原發表日期:1978-02-19
撰文者:許常惠

昨天,雖然這些老作詞作曲家,都謙稱自己老了,寫不出東西來了,不過從他們興奮的眼神,與聆聽年輕人唱出他們的代表作時,又可以看出他們那股再創作的慾望。

 

鄉土樂團負責人林二,還找了一個稻草人民謠餐廳,專門在夜晚請一些業餘民謠演唱者演唱國內外民謠,使台上台下引起共鳴,共同來唱鄉土音樂。林二說,在德國,這種地方很多,即台下的客人跟著台上演唱者一起來唱歌,希望來聽音樂的人走之前都能學會一首歌,也因此使鄉土音樂更普及,更受重視。

 

歌仔戲大約於本世紀初在蘭陽地區興起,最初以「落地掃」(馬路上遊行)的演出方式開始,採用本省民謠及由大陸傳來的歌謠為曲牌,然後,逐漸演變為「野台戲」與「戲院登台」的演出方式,曲牌也改為以本省民謠為主,並隨時吸收了外來戲的各項要素。古裝服飾、鑼鼓、武場及臉譜等部分,毫無疑問的吸收了外江戲(京戲)的表演方式,而發展到了今天成為本省閩南語系地方戲曲的代表。

 

歌仔戲記錄上的第一名演員叫陳儀,宜蘭人;第一部劇本為取材於民間故事荔鏡傳的「陳三五娘」,這一部戲可以算是閩南戲曲(福建、廣東、台灣)中最普遍的名戲。陳儀就是當年主演陳三而出了名,所以後來人們稱他為「陳三儀」。

 

二月十九日晚在實踐堂舉行的第四屆民間樂人音樂會,羅東福壽社的同人要演這齣「陳三五娘」──歌仔戲的古典名劇。

 

時隔五十年了,我覺得意義深重,真正是中國民間文化的復興。羅東位於歌仔戲發源地區,在八年前成立了福壽社,目前擁有社員三十多人。他們全部男性,平均年齡六十五歲,五十年前他們都是熱衷於歌仔戲的青年業餘演員。過了五十年,他們結了社團希望能繼續做歌仔戲的業餘老演員。他們是最忠心於民族音樂的民間樂人!讓我們來看五十年前演歌仔戲的真面目,然後比較今天的歌仔戲是否進步吧?

回到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