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音樂的古今
原發表媒體:聯合報
原發表日期:1971-11-10
撰文者:許常惠

我們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孔子「聞韶,三月不知肉味」的時代,我們這個時代也不是巴哈(J.S.Bach)為了聽布克斯佛德(D.Buxtehude)的管風琴演奏,而不惜徒步旅行的時代了。

  就以我當學生的時代來說吧:民國38年我進了台灣省立師範大學音樂系,那時候不要說音樂系,全校只有那麼一架古老的唱機,手搖的,還有不到百張的78轉唱片(是當年日笨高等學校留下來的)這一套欣賞音樂的工具,今天雖然可以送進音樂博物館,但是當時我們同學們卻把它視為寶貝,我記得那時候,每到晚上十時左右,我們三五個同學就把它搬到操場中央的草地上,大家圍著它,不怕五分鐘換一次唱針與唱片的麻煩,一直把那些交響曲或奏鳴曲聽到,三更半夜,還不肯回宿舍睡覺。我永遠不能忘記那時候的音樂給我的感動,雖然那個破舊的機器發出來的音響,無法與今天的「高度傳真性」或「立體雙聲帶」、「立體四聲帶」的音響相比。

  我們這個時代,收音機、電唱機、電視機、錄音機等,日夜不分的把音樂帶到每一個家庭裏,聽者毫無費力的,但也不管我們願不願聽,只要把開關一扭就可以聽到任何音樂了。然而正確的音樂思想與健全的音樂修養的培植,如果不經過聽者主動的訓練是不可能獲得的。像今天的大多數人,被動的、無意志的、毫無選擇餘地的聽到的音樂,對人將會成為麻醉劑,不但不能使人感動,而且會使人的精神麻木。

 機器音樂對於現代人的生活貢獻之大是無可否認的。但是另一方面,它的音樂仍是經過機器發出來的,所以難免有像罐頭的味道,所以,有時候我們需要親自去音樂會場,嚐嚐新鮮的演奏味道,不然我們的音樂營養是不夠的,我們將患機器性現代都市的音樂病。

回到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