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交響樂團與中國現代樂府
撰文者:許常惠

自從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交響樂團離開臺北市,搬到臺灣省臺中市,然後史惟亮先生做了該團團長,已經有半年的時間過去了。該團於七月31日回到臺北,在實踐堂放了搬家後的第一炮:中國現代樂府第一次發表會。場面雖然樸實而嚴肅,但其動機與方針是值得喝采的!

這半年來,我聽到有人說:省交響樂團水準降低了,不如從前了。也有人說:新團長不重視交響樂團演奏,只重視民族音樂與作曲。甚至於有人說:新團長把本末顛倒,交響樂團該做的演奏工作不做,對於不適本質的作曲卻過份提倡….等等。我想史惟亮不是沒有聽到這些話,但他卻若無其事的,默默的,照著他的信念一切為民族音樂,一步一步的耕耘下去。他就是那樣的一個人。

老實說,今天史惟亮在推行的工作,早就該由政府來推行,這二十多年來,我們的政府太不了解民族音樂的重要了!政府也許重視了音樂、提倡了音樂,但問題是重視什麼樣的音樂、提倡什麼樣的音樂問題,那是方向的問題、原則的問題。所以,二十多年後的今天,一方面虛偽的流行歌氾濫於社會,另一方面藝術家的現代音樂脫離民眾,落得我們還是不能走上民族音樂的康莊大道。

所以史惟亮在中國現代樂府的序文中說:「武漢帝設『樂府』為當時國家的音樂研究和執行機構,目的在以國家的力量,把時代紛歧的樂潮,匯為民族音樂的主流。兩千年後的中國人,已經在民主制度下擁有世界形式的交響樂團,以省交響樂團為例,每年由國家支持幾百萬新台幣的經費,來推展它的工作計劃,這樣一個音樂機構,豈不正是『中國現代的樂府』?

以省交響樂團一個地方演奏機構來做國家音樂的大事,雖然名義上顯得不均衡,但那也不能說它不配做這樣大事。我們應該問的是:過去政府為什麼掌握不住民族音樂正確的方針,為什麼不推行重大的民族音樂的工作?面臨著這樣局面,史惟亮今天所做的正是國家大事匹夫有責的音樂家的行為。

至於省交響樂團搬到臺中,一時水準降低,那是意料中的事情。因為部分優秀團員是不願離開音樂的中心臺北,也不能放棄他們更多的工作機會,這些是現實問題,而省交響樂團搬到臺中之後無法替他們解決的。所以,當省交響樂團搬回臺中之事決定後的一次會議裏,我曾向教育廳建議:如果要提高交響樂團的演奏水準,搬回臺中的同時,有兩個辦法可以施行。1.在臺中設立省立音專,以省交響樂團的人材為師資來培養後代交響樂團的人才。這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交響樂團團員在臺中可以獲得更多工作機會,地方的音樂人才也不怕沒有人培養。2.將交響樂團團員改為聘任制,提高待遇,而廢止現行的公務員制。這樣的話交響樂團的團員可以新陳代謝,可不怕請不到優秀的交響樂團人才,對於如何提高省交響樂團的演奏水準,我現在仍持有一樣想法。

回到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