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四大音樂家的蓋棺淺論(三)
洗星海
原發表媒體:文星雜誌
撰文者:許常惠

l   洗星海(1905~1949)

洗星海一生在窮困與不得志中掙扎,但他始終堅持期愛國精神。看他的傳記,聽他的音樂,使任何人都掉淚,並同情他。

洗星海於民國24年從法國回到國內。在法國6年,他是但第(Vincent d’Indy)、里昂吉爾(Guy de Lioncourt)與杜卡(Paul Dukas)的作曲學生。回國後,暫時定居於上海,但洗星海找不到適當的工作。

我很難了解,以他畢業於聞名世界的巴黎高等音樂院作曲班的身份,當時上海的國立音專為何沒有聘請他?是他自己不願意擔任學院派的教學工作?是因為他曾經在音專帶領鬧過學潮而被退學?或是沒有適當的有力人士推薦?

於是他進入唱片、電影及演劇圈子:百代公司、新華電影公司、南國社;影片時勢英雄的插曲運動會歌夜半歌聲的插曲〈熱血〉、還有〈救國進行曲〉、〈青年進行曲〉、〈黃河之戀〉、〈小孤女〉等都是這時期的作品。

民國26年八一三砲戰後,洗星海轉到武漢而完全投入學生、工人、農民的救亡歌詠隊工作。並且應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之邀請,從事演劇隊的音樂工作,直到民國27年汪精衛叛國為止。

武漢失守,對洗星海來說這是他一生的轉捩點。他一方面愛國而不滿現實的情緒,竟被政治所利用,使他走上了延安的路線。他寫〈茫茫的西伯利亞〉、〈沒有祖國的孩子〉、〈魯迅追悼歌〉、〈保衛武漢〉、〈新中國〉等無數歌曲。這是他的多產時代,但幾乎都是政治性的歌曲與左傾電影插曲。他在巴黎六年所學的學院派藝術修養,根本沒有發揮出來。以他的才華與愛國、民族的熱情,他應該可以在超然的藝術創作上發揮他的抱負!

洗星海自傳中。有如下一段:「延安這個名字,我是在『八一三』國共合作後才知道的。………正當我要去打聽延安的時候,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寄來一封信,音樂系全體師生簽名聘我。我問了些相識,問是否有提供安心、自由的創作環境,他們的回答是完全自由的。」就是這樣地,這一年的冬天,洗星海便啟程赴延安,擔任魯迅藝術學院的音樂系主任。

洗星海在延安僅有兩年的時間,他的民族清唱劇:《黃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生產大合唱》及歌劇《軍民進行曲》等大型作品便是在這時期完成的。可惜,他的音樂政治性越來越濃,他在知覺或不知覺中,自己的才華已成為政治宣傳的工具。這時,他對自己的將來已不再有選擇的餘地了,儘管他愛國愛民,但在音樂創作的表現方式上,他已完全失去了自由。命運對他好像永遠不利的,他好像得忍受孤獨、窮困、飢餓與流浪。因為他又要出走了,那是到死的永遠的旅程,好像只有死他才能解脫這一生的痛苦。

關於洗星海的最後五年(民國29年至34)在蘇俄及中亞細亞流浪的情形,我們不十分清楚。綜合各方面的凌亂資料,我們所了解的情形只有如下而已:「1940年到蘇俄,1941年蘇、德大戰爆發,年底(1942)取道蒙古回國,但在邊境受阻,被迫回烏蘭巴托。最後陷於重病、飢寒交迫、軟弱不堪在戰爭快要結束的時候,才被人發現,然後把他送到莫斯科,於19451031日病逝。」至於他為什麼去蘇俄,為什麼在中亞細亞流浪三年之久,就不得而知了。洗星海一生悲慘及奇異的遭遇,是抗戰時期任何一位音樂家所沒有經歷過的。

最後,根據〈洗星海創作札記〉,洗星海自1940年以後創作的作品共有:

(1)組曲:第一至第四,四手。

(2)交響樂:交響曲、交響詩、協奏曲各一首

(3)舞曲:六首

(4)古詩歌曲:二十四首

(5)哈薩克歌曲:約三十首。

這些晚年的作品,在內容上顯然與在國內的創作有所不同:

第一、政治性減少、藝術性增加。

第二、不再寫白話文的歌曲,轉向至傳統古詩詞的譜曲。

第三、器樂曲的數量與份量都加重。

可惜,不知為什麼,至今中共仍未出本版這些晚年的作品。所以他的內容無法讓人了解。

已故的史惟亮曾經評洗星海說:

洗星海是一個有勇氣直抒胸臆的人,(他的《黃河大合唱》是一例,請注意,我們不能把它讓共黨列為政治文獻,它是中國的音樂文獻),可惜他的環境太壞(學習的環境來得太晚,其後,又被政治力量束縛住),他的天賦未得充分發揮而早逝,就音樂來說是一憾事。洗星海的音樂中有股中國人純樸的豪放之氣,絲毫沒有政治上殺砍的口號,而且具有濃厚的中國音樂船土的精神。(摘自史惟亮〈維也納音樂隨筆〉)

回到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