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曲藝
耕莘民俗音樂講座專文之二
原發表媒體:新象藝訊週刊
原發表日期:1981-07-08
撰文者:許常惠主講、李葭儀整理

 

上次講座,花了一半以上的時間討論山胞民歌,那是因為山胞音樂停留在民歌階段,故而民歌極為豐富。但自民歌發展,到民俗曲藝階段,就只有漢族有了。

 

民俗曲藝可分為說唱和戲曲兩大項,全中國都有,台灣也很早就出現了,像「五孔小調」就是台灣極普遍的一個說唱曲牌。

 

【說唱】

 

中國的說唱藝術可推溯至唐朝的變文開始。變文來自佛經,其功用為傳教,後來因為這種說唱體在民間頗受歡迎,遂逐漸脫離佛教而成為民間的通俗藝術,以散文講,以韻文唱,講講唱唱,敘述故事。變文發展到宋朝,產生了諸宮調,體制較宏偉;董解元的西廂記為現存最完整的諸宮調。說唱藝術發展到今天,北方稱為大鼓,南方則為彈詞,台灣的說唱即屬於彈詞系統。說唱中的音樂部份,多半是將受大眾喜愛的民歌,譜成固定曲牌,由說唱者套入故事而成。

 

今天特別要介紹的,是不久前車禍去世的陳達,他可能是最後一位傑出的台灣的說唱藝人。一般人都以為陳達只是一位民歌手,事實上他擅長於說唱,腦中存有幾十套故事,可以用不同的調子來唱。以「思想起」為例:直到二、三十年前,恆春一帶,人人會唱此曲,各人有各人的唱法,彼此相差很遠,到了陳達才將此曲納入說唱中。一位好的藝人,必定要能突破,而不拘限於舊有的形式。

 

陳達對台灣說唱藝術的貢獻,可就兩方面來說:音樂方面,他將民歌納入說唱中,像四季春、台東調、草螟弄雞公等都會出現在他的說唱中,豐潤了說唱的曲調,帶來了新的生命;內容方面,除了傳統上人人都會的「陳三五娘」、「廖添丁」等故事外,他能依據時事,如報上的社會新聞,自己編成故事,套入曲調來唱。

 

陳達的唱片有兩張,一張是十六年前,史惟亮所錄製,內容由陳達自選,那時他較年輕,聲音較好;另一張是前年(六十八年),由許常惠錄製,由許安排多種不同的曲牌,內容較有變化。

 

【戲曲】

 

台灣現存的戲曲極為豐富,到底有多少種很難確定。下面將之分為五大類來分別討論:傳統戲曲、地方戲曲、木偶戲、小戲(陣頭戲),以及三十八年以後由大陸帶來的各種地方戲曲。

 

【傳統戲曲】

 

早期(日據時代以前)由大陸傳來,在台灣保存的戲曲,又可分為北管戲和南管戲。

 

北管戲是由大陸北方語系傳來的戲曲,又稱為子弟戲,亂彈,或是西皮福路。據台灣戲曲專家,文化大學英文系主任王士儀的考證,彰化的梨春園至少有兩百六十年以上的歷史,這是世界罕見的紀錄。而兩百六十年前的中國北方,正是崑曲沒落,平劇未起的時候。當時的戲曲分為雅部和花部:雅部為崑曲,是宮廷中王公貴族所欣賞的戲曲,包括弋陽腔、秦腔、京腔、梆子腔、三黃腔和羅羅腔六種,通稱為亂彈。傳到台灣,就成了北管戲,有人以為由於語言奇特,人稱之為「亂談」其實為亂彈之誤。北管戲包含了亂彈中的各種腔調,為研究亂彈的一個重要根據。目前台灣約有三百個北管團體,主要集中在北部,位中下階層的重要娛樂之一,按子弟戲中「子弟」就有業餘的意思。

 

南管戲是由大陸南方語系傳來的戲曲。最初傳到台灣來的南方戲曲,有廣東戲、潮州戲等等,但由於以泉州、漳州人不大演戲,故而南管戲主要指的是泉州戲。泉州人一般較為富有,講究派頭,故而提倡較高雅的戲劇。大陸上不叫南管,而稱之為南樂,另有南音、絃音、絲竹等多種稱呼。移民之初必為蓽路襤褸,生活艱苦,而後始漸漸富足繁榮,因此高雅的南管戲傳入的時間比熱鬧的北管戲要來得晚。但是在中國歷史上,南管戲產生的年代要比北管戲早些,可能可推至宋、元,因為宋代的雜劇中已包括了部分的南戲。但宋、元以後,各朝代的首都都在北方,北方戲因而較為重視,南戲則多被忽略。

 

南管戲包含於南管之中。南管音樂有曲、譜、指三大類:曲乃宋詞,為中國最早的藝術歌曲;譜為長篇,類似唐朝的大曲,規範大,一次演奏約需二十分鐘,形式有如西方的變奏曲,可歌可舞亦可奏;指是指法,只能演奏。

 

南管戲是以泉州話來唱,一般認為較接近唐音;北管戲的語言極為奇特,既不像北平話也不像台灣話,都由唱者師傅,目前尚在研究中。北管戲沒有歌譜只有劇本,南管戲則兩者都有。

 

台灣戲,尤其是北管戲,演出方式很特別。就北管戲來說,演出方式有三種:一是「出陣」,也就是在馬路上一邊遊行一邊演戲,這種方式恐怕是絕無僅有的;二是「排場」,也就是清唱劇,是不穿戲服的演出;只有第三種——「登台」,才是真正的歌劇演出。但不同於西方的歌劇,北管戲可一連唱上三天三夜,甚至更長,而演出必須遵照一定的順序,首先是大約兩個鐘頭的「鬧台」,一方面趕鬼,一方面打打鬧鬧,吸引觀眾。接下來是兩、三個小時的「扮仙戲」,因為不管是迎神賽會或是私人慶典,戲是演來娛神的,以祈求神明保佑,扮仙戲即請所求的神自天而降,賜福眾人。最後才是正戲上演。

 

【地方戲曲】

 

地方戲曲大部份為台灣土產的戲曲,約有七十年左右的歷史,主要的有客家採茶戲和閩南人的歌仔戲。另外尚有由福建傳來的九甲(交加)戲,和將歌仔戲和南管戲融合而通俗化的七子戲。

 

採茶戲的源出地不詳。連雅堂在台灣通史中,只提到採茶戲,而未提及歌仔戲,因此可能是台灣最早的地方戲曲。但這種說法並不十分可靠,因為連老先生書生本色,不大重視民俗藝術,也可能略去不談。總之,採茶戲和歌仔戲大約都產生於民國初年。

 

歌仔戲可確定是源自宜蘭,由福建戲中的錦調改良而成。昔日泉州有梨園戲,又分大、小梨園,小梨園中有一種四錦班,可能是歌仔戲的前身。歌仔戲中的曲調有兩大類,一是由福建傳來的宣敘調,較無旋律,乃配合情景用朗誦的方式來唱,如都馬調、寫信調、走路調等等。另一類是台灣土產的哭調,清朝的梆子戲唱腔有二:哭音和歡音,可能是哭調名稱的來由。哭調有以地方取名的,例如宜蘭哭、新竹哭、萬華哭、和台南哭等,都與當地的民歌有關。另一種分法,則與演戲時哭的場面有關,而分為正哭調、反哭調、大哭調、小哭調,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哭法,有其一定的秩序的。

 

至今歌仔戲尚未定形,還在演變之中。早期的歌仔戲沒有戲服,演員化了粧,穿著原來的衣服就上戲。一開始在馬路上演,稱為「落地掃」,後來搭了台子,唱野台戲。而後受北管正音(用北京音唱的戲)的影響,才有了戲服。由於尚在演變中,未來方向尚未可知。

 

客家的採茶戲則較為單純,曲調不似歌仔戲那麼複雜,其基本調為客家的九腔十八調。多數的劇型都是一旦一丑在台上嬉笑怒罵叫相褒戰,很有小戲的風味。

 

【木偶戲】

 

台灣的木偶戲有皮影戲、伽儡戲、和布袋戲三種。其中後二者保存得比較純。

 

皮影戲,也稱皮戲、皮猴戲,現在已沒落至極點,全省只剩下高雄縣彌陀鄉和大樹鄉二處有演出。皮影戲沒有固定的戲曲,各種音樂都用。

 

伽儡戲,又名傀儡戲,宜蘭和台南一帶都有,主要曲調有二:道教影響的道調,和潮州風味的潮調。

 

布袋戲分布最廣 ,但也最亂,可分為南派和北派。南派採北管戲曲,多為武戲。北派則採南管戲曲,較為細緻的文戰。幾年前在電視上風行的布袋戲,並不受傳統藝人所承認,而稱之為電光戲。目前兩位布袋戲大師為王炎與李天祿,其中李先生反倒是因教導來自德、法等國的外國學生而聞名於國際的。一些外國的博物館也來台,向沒落或解散的布袋戲團收購道具。這種民俗文化流失的現象,珍惜固有文化者能不惕之!

 

【小戲】

 

小戲在台灣又名陣頭戲,是一種歌舞小戲,不是真正的戲劇,而只具備戲劇的某些條件?目前台灣保存的數量無法確定。

 

小戲分為文陣和武陣,文陣為合著音樂邊唱邊跳,至今仍不斷有新的發明;武陣則用鑼鼓伴奏,如江宋陣。小戲的編制有二人到三、四十人不等,每年北港媽祖誕辰都可見到小戲的演出。

 

常見的文陣有下列幾種:

 

車鼓:為歷史久遠的一種演出。多半為二人組,一旦一丑(多為男扮女裝),用反覆的曲調對唱,如桃花過渡、十二月、十八摸等。

 

走馬燈:陣容較大的一種演出。

 

牛犁:六人一組,一人扮牛,其餘五人扮演一對老夫婦、女兒、長工、和地主。角色是固定的,故事有點荒唐。可能源自漢朝的「春牛」儀式,當時,每年開春過完年,地方官就會拉一條牛來,提醒大家要開始春耕了。後來,漸漸地演變,成為一種歌舞的儀式,牛也不是真的了。

 

七響:即碰撞身體的七個部位,以發出聲響,現在少有人會。

 

布馬:二人一組,一人扮秀才一人索馬。

 

牽亡:最近上十年所產生的新陣頭戲,以台南縣最常演出。為人死後要經歷三十六關等等,內容荒唐,一度禁演。

 

至於三十八年以後,由大陸傳來的地方戲曲,目前尚存十三種(按全中國約有三百到五百地方戲曲),不在今日討論之列。這兩次講座著重在聲樂部分,器樂則略去不談。

 

 

中國正史所記載的雅樂部分,至今多已失傳,但是流傳於民間的俗樂則極為豐富,是亟待整理保存的文化寶藏。

 

上一篇:台灣民歌

回到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