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音樂教育的檢討
中國的音樂教育自本世紀初以來,逐漸採用西方的制度。大約到了民國十六年(國立上海音樂院成立),從國民小學義務教育的音樂課至音專或大專音樂科系的專門音樂教育,無論制度或內容都幾乎全盤西化了。
我們的新音樂家,包括演奏、演唱、作曲以及教育工作者,以學習西方音樂為榮,為當然事情,而對傳統中國音樂疏遠、輕視,有的已到毫無認識,完全與民間音樂傳統脫節的地步;這當然與近代中國社會的西化文明衝進有關。於是可笑的事情不斷地發生,例如受過高等教育的現代中國國民不懂京戲,崑曲;中國聲樂家以義大利或德國發聲法唱中國歌曲,而中國聽眾聽不懂所唱的歌詞;中國作曲家所作大部分的新作品,中國民眾不歡迎也聽不懂;中國音樂家大部分以西方音樂為欣賞對象,對亞洲音樂(包括本國音樂)的知識幾乎沒有……。這是多麼可笑而不可思議的錯誤!而這些錯誤都該歸於音樂教育的全盤西化,我們的缺乏自信心與對現代的世界音樂觀的不正確認識。
台灣的音樂教育、義務教育方面的音樂課,樂理完全傳授五線譜的西方調性理論,歌曲與欣賞為一面倒向西方古典浪漫派音樂。專門音樂教育方面,音樂科系數十堂課中惟一與中國音樂有關的,只有「國樂概論」一課。然後,國立台灣藝專音樂科於民國四十六年成立時設國樂組,民國六十年另成立了國樂科,中國文化大學自民國六十年設舞蹈音樂專修科國樂組,大學部的國樂組在民國六十五年成立。可見重視傳統音樂是從近十年才開始。
可是,今天的國樂組或國樂科所學內容只重視傳統樂器的演奏(獨奏或合奏),精神上站在傳統雅樂立場;至於演奏的內容,多數為新編作品;少數傳統樂曲,而對於民俗音樂的傳統——民族音樂,幾乎不關心,這可以說是走上狹義國粹主義樂派了。
同時,更奇怪的是今天我們的專門音樂教育分為完全互不相關的二者:西樂(歐洲古典與浪漫派)與國樂(狹義國粹音樂)。而他們各自為陣,中國音樂家,無論國樂家或西樂家,大部分都脫離中國民眾,無視世界音樂潮流,對亞洲音樂傳統毫無知識,這不能不說是空前的奇怪情況,難道今天的中國音樂家,可脫離中國民眾,斷絕中國民族音樂傳統,無視世界音樂的潮流?唐代的中國音樂家曾是亞洲音樂的領導人,現代中國音樂家對東方音樂能不負責任麼?
幸而這十年來中國民族音樂工作者的努力,不僅提供給音樂創作者與表演者具體資料與啟示,進一步能給音樂教育者反省與檢討,做為改革現行錯誤的音樂教育制度與內容的依據。因為只有根本的音樂教育改正,未來中國音樂才有燦爛開花的希望。
民族音樂研究機構的演變
民國五十一年,中國文化學院成立了藝術研究所,分為美術、戲劇、音樂三組。音樂組由鄧昌國負責,該組中第一篇有關中國音樂的論文到民國五十四年才提出;另外,有關本省民俗戲劇方面的研究,也在該所戲劇組提出不少論文(民國六十二年起),主要受了指導教授俞大綱的影響而產生的。
民國五十五年,史惟亮創設了「中國青年音樂圖書館」,雖然定名為圖書館,但工作重點卻放在中國民間音樂的採集與整理上。圖書館曾屢次派人出去田野工作,採集民歌,並出版了樂刊「音樂學報」(維持十二期)。
民國五十六年「中國民族音樂研究中心」,由史惟亮與我發起成立,實際上是將上述圖書館的民族音樂工作分出來的獨立機構。參加工作者除了史、許二位負責人之外,前後還有李哲洋、戴洪軒、顏文雄等二十多人。這個中心曾發動了空前的全省民歌採集運動,但後來因經費困難,只維持了兩年的工作。
民國六十年,東海大學音樂系成立了「民族音樂研究室」,實際上接辦了前項「中國民族音樂研究中心」所停頓下來的一部分工作。其重點在研究報告與論文之出版,參與工作者有:羅芳華、呂炳川、駱維道、楊兆禎、戴憲毅與我等人。這個研究室出版了年刊「東海大學民族音樂學報」二期。
民國六十五年,臺灣省民政廳提出「維護山地固有文化計劃」,音樂部分由我負責,舞蹈部分由劉鳳學負責:曾舉辦山地歌舞訓練班(為期一個月,每年一次),山地歌舞發表會,出版了兩本「臺灣山地民謠集」。這個計劃的重點不在蒐集、整理或研究工作,但著重於復興實際表演方面,可惜只做了三年工作。
民國六十六年,行政院新聞局成立「全國民謠整理委員會」,做了一次現有中國民謠的整理與出版工作。委員包括:丑輝瑛、汪精輝、李中和、劉德義、申學庸、呂泉生、黃瑩與我。出版了中國民謠集二大冊。
民國六十六年二月,史惟亮去世,他是一位民族音樂運動的傑出推動者,第二年(六十七年)成立了財團法人「史惟亮紀念圖書館」。有關民族音樂工作,除了整理史惟亮所遺留的民歌外,繼續搜集中國音樂資料,舉辦中國音樂的專題演講會。
同年五月,俞大綱去世,他是這二十年來台灣新藝術及民俗藝術工作的領導人。於是六十七年成立了財團法人「俞大綱紀念基金會」,每年舉辦中國民族藝術的專題講座。
民國六十七年十二月,「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成立,在基金會的支持之下,成立:①民俗音樂研究中心(許常惠負責)。②台灣原始藝術研究中心(徐瀛洲負責)。③民俗設計研究中心(王建柱負責)。④台灣地方戲劇研究中心(邱坤良負責)。
這是到目前為止,最具規模與組織的研究民俗藝術的民間機構。「民俗音樂研究中心」的工作除了蒐集(田野採集)、研究與整理民俗音樂之外,舉辦「民間樂人音樂會」與「民族音樂專題講座」,出版「中國民俗音樂專集」唱片,「中國民俗藝術叢書」與「中國民歌集」樂譜等。
民國六十九年八月,國立師範大學成立音樂研究所,分為三組:作曲(劉德義負責)、指揮(張大勝負責)、音樂學(許常惠與呂炳川負責)。音樂學組著重於中國音樂史與中國民族音樂學的研究。
結論
這裏所說的民族音樂,不是只強調民族色彩或國家意識的狹義中國音樂,但也不是廣義的所謂傳統「國樂」。民族音樂指現代民族音樂學所研究的對象——即一般所稱之民間音樂或民俗音樂,是在中國音樂史上由中國人民一脈相傳下來的俗樂。
中國音樂史的演變似乎可以說由雅樂、俗樂與胡樂三者的有時分庭亢禮、有時激烈競爭,但有時幸運地融化匯合而形成,而如在第三個情形,便會在我們音樂史上開花結果。雅樂代表宮廷,俗樂代表民間,而胡樂就是外來音樂。俗樂居於中,一方面受胡樂影響,另一方面也影響於雅樂。而居於高位的雅樂,如能吸取俗樂的精華便能創新自己,不然只有固守自封,走上擬古或復古之途,以致完全與人民音樂生活脫離。
今天為了尋找中國音樂的傳統,我們失去雅樂而求於俗樂是自然的事情。從民族音樂的研究中,我看到多少古代音樂之被保存,但也看到許多古代音樂之逐漸失傳。中國人的生活延續,也在改變,同樣的中國音樂的形式在遞傳,也在發展。何況,今天我們處於胡樂——西方音樂的空前衝擊中,中國音樂中該保存與該放棄的都是十分清楚而自然的事情。讓我們從基本的音樂教育上建立民族音樂自信心吧!
因為教育為整個文化的基礎,受什麼樣的教育便展開什麼樣的文化,現在該是全面檢討中國音樂教育的時候了。
讓我們的兒童音樂教育由中國兒歌出發,逐漸認識中國民歌與東方民歌,讓我們的青少年認識世界的民歌,擁抱音樂的可愛世界。讓我們未來的音樂家由中國音樂的學習出發,了解中國音樂的傳統,然後逐漸去學習東方音樂的傳統,以及近代西方音樂的傑作。因為他們的最終目的該是對中國音樂史有所交代,為世界音樂史寫下光榮的一頁。
音樂是屬於人類的,他是民族與國家的,其次才是世界的。音樂家必須為他的社會民族創作更美的藝術,為他的歷史時代負責創出他的音樂來。我們的教育必須基於這樣的構想,重新建立屬於民族、國家而後世界的制度與內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