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間的曲藝和技藝集中於一地作示範性的演出,這大約就是民間劇場創辦的原意。它的目的當然一方面是維護我們傳統的民俗曲藝技藝,另一方面是給已經逐漸脫離這些傳統民藝的現代人有一個機會重新體認我們民間的傳統藝術。所以,自民國七十一年起,行政院文建會邀請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總幹事邱坤良先生策劃製作民間劇場,在當時即引起很大的迴響。後來由於邱坤良出國,第二年開始便由臺大中文系教授曾永義接手,全力策劃,今年已是第四年了。
就民俗藝術而言,中國的民俗藝術歸納起來可分為兩大類:一是曲藝部份,即表演藝術,包括民間的音樂、戲劇、舞蹈等,屬於動態的非實體藝術,或可稱之時間藝術;二是技藝部份,即造型藝術,包括民間的工藝、繪畫、雕塑、建築等,屬於靜態的實體藝術,或可稱為空間藝術。不論曲藝或技藝,在傳統社會中都是與我們的民間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過年過節、迎神賽會、婚喪喜慶,更擔任重要的角色。它們所擔任的角色,和故宮的藝術品或近代西方表演藝術純粹只供藝術欣賞,有顯著的不同,因它們還負有宗教、教育、娛樂、經濟和社會等性質的功能。
臺灣近二十年來,受到西方物質文明的全面沖擊,雖然大眾在物質享受上日益提高,但是在民族精神上卻愈益貧乏了,對過去的傳統價值觀更是產生了莫大的危機。例如對民俗曲藝,如民歌、說唱、戲劇等,或漠不關心,或甚歧視輕蔑之,怪不得這二十年來的演變,造成傳統民俗曲藝的破產。
我從事臺灣地區民俗音樂的調查、蒐集、整理與研究二十五年,看到多少傑出的民間藝人與藝團一個一個倒下去而後繼無人(就算有人,曲藝已遠不如前輩)。我們的民歌演唱失去純樸的韻味而走上歌星式的嘩眾取寵。陳達的死,可以說同時斷送了臺灣的說唱曲藝;我們的歌仔戲走上電視剪接的歌仔戲演法;我們的布袋戲變成眩人耳目的金光戲。至於南管戲與北管戲更已成為歷史的名詞,今日的子弟團要扮演昔日的舞台角色,困難重重;而中年以下的山胞,對自己優秀的歌唱傳統早已忘得一乾二淨。這二十五年來所見所聞,有時思想起來,令人泫然落淚,不勝感嘆!
然而世俗的轉變,不是我們少數關心民俗藝術的人的力量所能挽回的。也曾經有好心的朋友勸我何必自尋煩惱,他們說,這個社會在進步,難道不要他們去上歌廳、夜總會,去聽音樂會、看舞蹈表演,看電視電影,而一定要他們去觀賞吵雜落後的野台戲,抱著趕不上時代的民俗不放嗎?他們的話聽起來有理,但是我還是搖頭,說:他們不了解。第一,民間的曲藝,不懂的人光從其舞台陳設的簡陋,道具的克難,直覺為低俗;可惜他們卻忽略了藝人一生從小紮功,積數十年之磨練成形,根植於我們的傳統,也負起承先啟後的技藝擔子。第二,民俗曲藝的可貴在其民俗功能,它在潛移默化中教化了我們的子民做人處事的仁義道德,中國人的人生觀,感情思想盡在其中,成為我們民族精神團結的基礎。我呼籲維護民俗曲藝,但不主張民俗曲藝照百年前原貌演出,因我們要維護的是前述精湛的曲藝技巧與共識的民族精神。且藝術文化之發展,若不根據這兩點,就會如同無根的文化了。
今年度的民間劇場將在青年公園展現六十場曲藝,包括目前臺灣所有的各種民間表演藝術,另八十個攤棚,也囊括幾乎所有的手工藝術。五天五夜的輪番上場,傳統民俗藝術一一呈現在我們眼前。也許他們的曲藝技藝已不如從前那麼妙絕,但將全臺灣傑出的藝人藝團集中一地,足夠我們的民眾體會到「民俗藝術原就根存於吾人血脈裏」,進而能對傳統文化產生深思與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