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搜集民謠
原發表媒體:樂苑
原發表日期:1968-04-01
撰文者:許常惠

(一)

很久以來,我們常常自問,也常常被人問起:「中國音樂的情形是怎麼一回事?」「中國的古樂與今樂,藝術音樂和民間音樂,代表音樂家,代表作品……等、是怎麼一回事?」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常常是啞口無言,無法回答。

 

難道我們要抬出古人的『樂記』,或『史記』以下二十四史中的歷代『音樂志』或朱載堉的『樂律全書』來替自己辯護麼?

 

難道我們要抬出連自己都不能解讀的古代古琴譜,琵琶譜、工尺譜,或者請出所謂國樂隊演奏『將軍令』,『梅花三弄』,『十面埋伏』來欺騙洋人麼?

 

難道我們要抬出『詩經』至『元曲』的文學作品,或者可以說是『無聲的』音樂作品,來讓人家心領麼?

 

我們必須知道:音樂首先是給人聽的藝術。我們能舉出一部五線譜、唱片、或錄音帶的具體的中國音樂選集麼?我們能舉得出幾名古今中國代表音樂家、連同他們的作品一起交卷麼?……不能!不能!不能!

 

(二)

稍微有中國音樂史常識的人都知道:今天中國音樂古文化具體的不過是以崑曲(明代)為首的戲劇音樂,以古琴譜『碣石調幽蘭』(唐代)與『敦煌琵琶譜』(晚唐至五代)為首的器樂;以『白石道人歌曲譜』(宋代)為首的歌樂。以上古譜的解讀雖然還不能完全有把握,但是資料是十分確實的。其次便是儒道佛諸家所保存的宗教音樂;民間口傳的俗曲歌謠;或者流傳於日本、韓國、越南等國的隋唐以後的雅俗樂為比較可靠。至於今天國樂家所稱:漢代『將軍令』,隋代『十面埋伏』,唐代『霓裳羽衣』,『平沙落雁』,『春江花月夜』等,也許在感覺上有古老的可能性,但是在沒有原始樂譜證實之前,我們仍懷疑它們的確實性。

 

然而,對於這些罕有的中國音樂傳統文化的寶貝,它們是可以拿到國際上稱霸比美的,我們不但沒有做系統的搜集與整理工作,而且讓它們由極少數的幾個音樂工作者孤軍維護,除此之外就讓它們被人遺忘,自然的消滅了。

 

對於中國古美術文化,今天我們已經有了中山博物院與歷史博物館等相當完美的機構在做搜集、整理、研究、介紹、展覽等有系統的工作,但是對於那些中國古音樂文化,我們為什麼仍然置之不理呢?它們的價值是同等的!

 

我們需要發掘和發揚它們。

 

(三)

在所有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中,民間口傳的俗曲與歌謠,就是一般以民謠做為代表的,它們產生的年代,也許不怎麼老遠,但它們是最樸素的,最親切的,最原始的部分;它們代表著中國民族的音樂本能與音樂形態的根源,是暢流於每一個中國人精神中的音樂血液。

 

而且,這些民謠,假使我們有系統地去發掘,搜集,整理的話,是在比較短時期能得到豐富的收獲的一環。相反的,假使我們不去發掘它,搜集它,整理它,它是最容易消失的一環,因為它沒有歷史的記載,沒有樂譜的記錄,它只依靠鄉村裡那些真摯的農民的口傳才得繼續流傳。

 

可憐!民謠在今天的臺灣已經接近於消失的邊緣了。尤其住在西部平地的福建人,他們佔著全省人口的大多數,但要想聽一首他們的真正的民謠是一件極困難的事情。在西部平地,無論在城市或鄉村,他們不唱民謠了,忘却了自己的歌聲了!偶而在簡陋的戲院中表演的歌仔戲班或歌舞團,在街頭賣藝走江湖的,在酒家和歌廳等娛樂場所,我們也許能聽到一些民謠,但是那也是擦過粉的,打過扮的民謠,被委曲了的,被凌辱了的民謠,而早已失去民謠原有的真情,健康與樸素了。

 

住在西部丘陵地帶的客家人的情形似乎好一點。在那裡,採茶調與山歌調至少還保持在農人們的歌聲裡。雖然大多數年青一代的或所謂高級社會的知識分子與富裕家庭的人們,情願唱他們所謂時代流行歌。

 

然而,民謠在臺灣,今天仍保持或多或少有生氣的是在高山同胞裡。住在東部與中央山脈山地的高山同胞們(尤其是阿眉族)是天生愛好音樂的人民,他們都是歌唱的能手,從五、六歲的兒童到七、八十歲的老人,幾乎沒有人不會唱歌。只是,今天最遺憾的是,他們的某些民謠受了日本流行歌與阿諛的都市文明的影響,變得那麼淺薄與空虛,而他們却不知道它的嚴重性。

 

我們必須從消失的邊緣搶救我們的民謠,挽回我們民族的心聲。這責任在我們音樂工作者的身上,但更在我們的社會上,因為我們的社會對於這些始終沒有重視過。什麼是我們民族文化真正有內容,有價值的,我們似乎不知道這些,不關心這些,而我們仍是盲目的追蹤那些虛偽的,淺浮的文明。

 

當我們有一天,終於有一天,從都市裡喧嘩的美國阿哥哥調,日本浪人調,頹廢的香港歌調逃到鄉村,逃到田園,逃到山地,聽到我們自己可愛的,樸實的,誠摯的民謠的時候,我們將會回到我們自己,清醒地找到我們的靈魂。只怕那一天來得太遲了,太遲到不能使我們暈迷的頭腦清醒過來,或者那時候民謠已經被城市的污穢的文明毒化,甚至於消滅了。

 

(四)

在物質文明沒有十分發達的農業社會裡,人們在任何場合,都能以自己的歌聲來作為調節生活的工具:歌聲用在減輕勞動的辛苦,表達相思的戀情,訴述傳說與故事,祭頌祖先的恩德等。歌聲是他們的生活的一部分,無論喜怒哀樂的場面,無所不用。但是,當物質文明發達之後,特別是由唱片,廣播、電影、電視的發明與歌舞團、歌星等出現,他們逐漸失去歌唱的習慣了,人們由主動的唱者地位轉到被動的聽者地位;人們由有意志,有感情的『表現人』而變成不思考,不感覺的『承受人』了。這也許是物質文明改造我們生活的自然現象,但不能不說是現代人的悲哀!

 

今天要我們回到那物質文明沒有十分發達的農業社會是不可能的事情。同樣的,要我們人人在任何場合唱起他們的民謠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仍愛惜我們的民族與文化的話,我們有保存它的責任,當我們民族文化的寶貝,當做祖先的遺產,當我們自己的親人來保護它,欣賞它,並且加以發揚。

 

當民間音樂走向頹廢的靡靡之音的路,當藝術音樂走向虛飾玄虛之路的時候,惟有依靠民謠的氣壯山河的生命才能挽救它、復興它。

 

脫離大眾,不能感動人心的藝術是脆弱的、空洞的、就像朝生暮死的野草。

 

讓隱藏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靈的民謠,像我們的血液一樣,灌注於我們的民間音樂與我們的藝術音樂吧!惟有這樣做才能使我們的社會免於變成外國流行歌的殖民地,使我們的音樂界免於變成文化沙漠。

 

在中國的音樂史上,唐代音樂之能從數百年的衰落而扭轉成古代世界音樂史上未曾有的盛況,不是借了俗樂──民謠的力量嗎?在西洋音樂史上,克利哥里聖歌的單旋律之能代替頹廢了數百年的希臘藝術,而成為後來複音音樂之根源,不也是借了民謠的力量嗎?近代音樂史上,國民樂派音樂的興起更證明了民謠給與音樂家不盡的靈感。

 

民謠給我們感動、鼓勵、靈感。有時候它凄悽得使人流淚、有時候它真摯得使人激動、有時候它天真得使人開心。我們必須探求它使人流淚、激動、開心的地方。我們細心的觀察、分析、比較,領會及思考其根源,而後把它的根源的要素帶進於我們的創作裡。

 

站在研究中國音樂史的立場,我們必須發掘它、搜集它、分析它、保存它;站在中華文化復興創作中國現代音樂的立場,我們需要從前者工作的結晶獲得感動、鼓勵、靈感,做為創作上精神與技巧的依據,加以發揚。這就是我們過去搜集民謠,現在搜集民謠,將來仍要搜集民謠的原因。──要舉辦民謠比賽,却正是搜集民謠的方法之一。      ─完─

 

網站管理者註:此文與發表於台灣新生報的「我為什麼要搜集民謠」相同,僅最末句「要舉辦民謠比賽,却正是搜集民謠的方法之一。」不一樣。

回到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