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世紀本國民族音樂工作者的奮鬥史(三)
原發表媒體:綜合月刊
原發表日期:1977-07-01
撰文者:許常惠

【民國六十年以後】

 

(1) 東海大學民族音樂研究室

 

民國六十年,東海大學音樂系成立了「民族音樂研究室」。自從民國五十六年停頓的「中國民族音樂研究中心」又有工作做了,一時使我感到興奮。

 

東海大學音樂系主任羅芳華是美國的一位傑出音樂家,她到任後不久就知道我們在臺灣做的民歌採集運動,也知道不幸地停下來。六十年暑假,她邀請我去談民歌工作的事情。我告訴她,採集與收集的工作我們已做得差不多,只是沒有經費繼續做整理與研究。於是,她欣然答應協助我們,並同意設立「民族音樂研究室」。

 

由這個研究室邀請參加的有:史惟亮、許常惠、呂炳川、駱維道、楊兆禎、戴憲毅、賴德和等人,我們把研究的成果發表在「東海民族音樂學報」,有下列研究:

第一期:

恆春民謠「思想起」的比較研究——許常惠

平埔族阿吉祖之祭典及其詩歌之研究——駱維道

臺灣土著族之樂器——呂炳川

臺灣民族音樂研究之有關參考文獻——編者

 

第二期:

客家民謠九腔十八調之研究——楊兆禎

臺灣民謠之研究報告與一百首民謠之分析——許常惠

 

(2) 楊兆禎與駱維道

 

由於東海民族音樂學報的出版,我們很幸運地發現了研究音樂學方面的兩位新人,他們就是研究客家民謠歌的楊兆禎與研究平埔族音樂的駱維道。在學報上他們所執筆的論文是傑出的,而且是從沒有人研究過的題目。這樣的論文絕不是一朝一夕寫得出來,非有數年或十數年的接觸、收集、整體與研究民謠是作不出來的。

 

楊兆禎擔任新竹師範專科學校教授,是聲樂家,也是有名的客家民謠歌手。他從小是生活在客家民謠的環境長大的。

 

駱維道曾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民族音樂學,當時負責臺南神學院的音樂組,同時在東海大學音樂系教書,他很久以來便收集臺灣平埔族的音樂,這次他任民族音樂學報的編輯是最賣力的一人。他現在洛杉磯加州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

 

(3) 政府有關單位的重視

 

自民國六十四年底,行政院新聞局經多次與音樂界人士接觸之後,決定成立「全國民謠整理委員會」,從事全國民謠收集、審查(無論曲調或歌詞已被改換的,還是它原來面目)、整理與出版工作。這是一個艱苦但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因為整理一省的民謠已不容易,整理全國的民謠更需要費時間、耐心地工作。這個艱苦的工作是空前的,對未來民族音樂的發展將起很大的影響,成為我們音樂文化復興的基礎。

 

大約在同一時期,臺灣省政府民政廳也提出「維護山地固有文化」的計畫,高山族民歌自然成為山地固有文化重要的一部分。這個工作從採集與整理山地的民謠到重新適用。民政廳辦短期山地歌舞訓練班,將山地固有的歌舞教授(應該說是還給)年輕的山地男女,由他們自己來維護與發揚光大。舞蹈方面由劉鳳學,音樂方面由我負責,這兩項工作已進入第二年了。

 

【目前民族音樂工作的情形】

 

今年二月十四日,史惟亮去世。他不僅是我個人的老友,曾有一段時期是我們從事民族音樂工作者的伙伴。他是一位傑出的民族音樂學家,他的去世對中國民族音樂是一大損失,無法彌補的。

 

三月三日,恆春的民謠歌手——陳達(已七十二歲)來信求助,林二與我在報上呼籲,終於得到屏東縣縣長夫人的捐助,並應邀到臺北稻草人餐廳演唱。

 

四月十六日,我發起籌設民族音樂中心,請俞大綱、陳奇祿、劉鳳學、林二、呂炳川、林懷民、施叔青等為發起人。

 

四月二十日在臺北實踐堂舉辦「第一屆民間藝人音樂會」,會後籌備會推俞大綱先生為主任委員。

 

五月二日,俞大綱先生去世。他不僅是我最敬愛的長者,更是中國民族藝術最有力的支持者;何況他是我們剛成立的民族音樂中心籌備委員會的帶頭者。

 

史惟亮與俞大綱二位的去世對我尤其是對中國民族音樂的運動的打擊是無法形容的。

 

進入六月後,軍中廣播電台的周發信與一班年輕的西洋通俗音樂(搖滾、爵士與流行歌)的演奏與演唱人找我說:「西洋的時代歌曲雖然很迷人、很動人,但老唱西洋人的,跟著西洋人屁股走也不是辦法。徐先生,可否編些中國民歌讓我們唱唱看?」

 

我想:這不就是民族音樂的創新工作之一麼!

 

我們老在做維護民族音樂及創新民族音樂工作中的藝術性創作,而竟忘記了做讓青年人或大眾用現代的通俗方式接近民族音樂的工作。

 

於是,我告訴他們:「有何不可!讓你們喜歡的吉他成為中國樂器,奏出現代中國民族音樂吧!我們來試試看。」

 

孤單而一度灰心的我似乎又燃起民族音樂的火。我不知道中國民族音樂會往那裏走?但在七月初,我希望能推出兩場音樂會:

(一)現代青年民歌音樂會(為了創新民族音樂),用吉他、電氣吉他、鋼琴與打擊樂器來演唱我們的民謠。

(二)第二屆民間藝人音樂會(為了維護民族音樂),介紹大鼓、談詞、山東哨吶與山地民歌。

 

前一篇:近半世紀本國民族音樂工作者的奮鬥史(二)

回到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