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民族音樂的根!!(十三)
原發表媒體:不明報紙【繼往開來】
撰文者:許常惠;呂錘寬 輯

八月二十一日  陰偶雨

趙旺華與賽夏民歌

 

搭上午九時半莒光號火車離開台中,中午十二時才到新竹。

 

中午受楊兆禎教授之午飯招待,他是研究本省客家民謠,最熱心也是最有成就的音樂家。

 

下午二時訪縣政府,經縣長秘書與民政局山地課的協助與聯絡之後,往五峰鄉出發。下午四時半到達五峰鄉公所。

 

提起五峰鄉賽夏族民歌,無人不知趙旺華(七十一歲)老先生。他在日據時代當過山地學校的教師,光復後做過鄉長,但更可貴旳是,為了保存山地文化,他數十年來蒐集各種資料,退休下來後專心編寫有關賽夏族文物歷史的書(內容涉及音樂部分很多)。我認識他已有多年,但特別是這兩年來,因編輯山胞民歌的工作,經常找他請教。在山胞民歌的研究者中,賽夏族的趙旺華先生與曹族的高英輝先生是同樣可貴的有心人。

 

所以,這次來到五峰鄉也不例外,在鄉公所見了朱鳳光鄉長之後,就到大漁村的趙旺華老先生家休息,等候趙先生及鄉公所的人的安排。他們說:可能的話今晚,不然就明天上午,在趙先生家裡錄音。

 

今晚可能因為下雨的關係,沒有老一輩的山胞來唱歌,但在趟先生家過的這一晚,首先錄趙老先生一人唱的歌,然後錄他所收集的賽夏族矮人祭祭歌,最後,我跟他二人談起來。就像那一天在鄭江水老先生的家一樣,也是下著大雨,自然的翻開黑澤隆朝的高山族民歌採集日記:在七十七頁的照片上,趙旺華先生停止下來,然後叫起來:「這不是父親與我的照片麼!」

 

果然照片上記著:趙明政(當時六十三歲)與趙旺華(當時三十五歲)父子,然後日記上記著:關於賽夏族的實地調查,大隘社住有一位對古時事情精悉的老翁趙明政,他的兒子叫趙旺華,是一位熱心於研究鄉土文物的青年,所以有關賽夏族的風俗習慣,就專門請教他父子了。

 

趙先生說:「這張照片太珍貴了,連我都沒有父親的照片。」趙先生又說:「同時,從八十至九十八頁的所有賽夏族祭典歌與民歌歌詞,全係由我提供的。」

 

這一晚趙先生為我們唱了八首民歌

 

① 童謠:續尾歌(遊戲歌)(單音唱法、朗誦式)

② 歌頌政府德政(單音唱法、朗誦式)

③ 聚會後離別歌(單音唱法、朗誦式)

④ 飲酒歌(單音唱法、朗誦式)

⑤ 情歌(泰雅族)(單音唱法、民歌式)

⑥ 少年之歌(泰雅族)(單音唱法、民歌式)

⑦ 少女之歌(泰雅族)(單音唱法、民歌式)

⑧ 訪友告辭之歌(泰雅族)(單音唱法、民歌式)

 

其中前四首係賽夏族民歌,後四首係泰雅族民歌。風格完全不同,前者屬於朗誦式的而莊嚴的。後者屬於民歌式的而活潑的。我問趙老先生:「為什麼唱泰雅族民歌?」趙先生答:「賽夏族分佈於新竹縣五峰鄉與苗栗縣南庄鄉,那邊是本家,這裏是分家。現在五峰鄉的住民以泰雅族為多數,賽夏族為少數,而且許多年輕賽夏族都被泰雅族同化,忘記了本族的語言習慣。所以這裏的賽夏族會唱泰雅族民歌是平常的事情,反而許多賽夏族不會唱本族的民歌呢!」

 

賽夏族民歌的特點為:緩慢、莊嚴而吟誦式的,除此之外歌詞的有規律反覆,或有技巧的反覆又是它的特點。例如①童謠歌詞:

AB

 BC

  CD

   DC(依此類推下去!)

這種取前句的尾,做後句的頭,以歌詞反覆方式作音樂的反覆結構,無論在短小的童謠遊戲歌或祭典吟誦都經常運用。

 

八月二十二日  陰

錄音結束,滿載而歸

 

上午七時半起,五峰鄉的賽夏族人開始集中到我們住的趙先生家來,到八時已來了八個人,平均年齡六十五歲。昨晚因為只有趙先生一人,無法錄到賽夏族的有名的四度平行的複音唱法,希望今天上午能錄到複音部分。於是我們照昨晚的順序開頭:

 

① 童謠:續尾歌(遊戲歌)(單音唱法,朗誦式)

② 歌頌政府德政(單音唱法,領唱與眾唱式)

 

結果,第一首唱的比昨晚生動,但第二首起該唱複音的却多數唱成領唱與眾唱的齊唱單音唱法,不過全部的歌都是屬於賽夏族的。

 

③ 感謝總統歌(單音唱法、領唱與眾唱式)

④ 除草歌(單音唱法,民歌式)

⑤ 少女情歌(單音唱法,民歌式)

⑥ 謝謝你的好意,請我們來唱歌(單音唱法,朗誦式)

 

十時歌唱結束,我們繼續留下來轉錄趙先生所收集的矮人祭全部祭典歌,於中午結束錄音。在趙先生家吃過午飯後,整理行李,告辭及道謝趙先生,三時離開五峰鄉,上歸途,往台北出發,回到台北的家已天黑,下午七時了。

 

二十三天的田野工作結束,我們三人都感到身體疲倦不堪,而且從民俗的山地回到文明的城市,精神上更感到矛盾與負擔,要我回復台北的正常生活恐怕需要一段時間吧!  (全文完)

 

前一篇:追尋民族音樂的根!!(十二)

回到列表頁